正值青椒豐收季,走進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干召廟鎮新利村,只見青椒掛滿枝頭、青翠欲滴、長勢喜人。新鮮采下的青椒直接拉到村里的農貿市場,過磅、裝袋、搬運、裝車、收錢……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一個村民的臉上。
“我們家今年種了8、9畝青椒,一畝地可以賣七八千元,現在條件方便了,村里建了農貿市場,我們都是早晨摘了,中午就可以來賣,現場現錢結算,真是方便了。”干召廟鎮新利村四組的侯志霞展示著收款記錄,高興地說。
曾經,每到青椒成熟的季節,村民們總是既喜又憂。喜的是一年的辛勞終于換來了滿園的翠綠,憂的是如何將這些豐收的果實及時售出,換成實實在在的收入。而今,這一切煩惱都隨著“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煙消云散。合作社直接上門,以公平合理的價格收購青椒,讓農民們再也不用為銷售發愁,只需安心收獲,享受豐收的喜悅。
“我們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把基層黨組織引領力、合作社抱團發展優勢、農民致富愿望相結合,通過多次入戶與村民進行溝通交流,提高村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最終成立了‘壹捌捌合作社’。青椒、尖椒、西紅柿等成熟后統一招商,保價收購,助力農民增收。以前我們村的青椒等農作物售賣需到周邊旗縣和鄉鎮,路途較遠不說,還得農戶們合伙湊錢雇車才能拉出去賣,增加了不少成本。自從我們合作社的農貿市場建立以來,村民們上午摘了中午就可以過來賣,現在周邊城鎮的農戶也都會來我們村售賣。”新利村黨支部書記韓紅說,“不僅如此,上門收購還解決了打工難、就業難的問題,村民們把自己的青椒賣完,還可以在農貿市場打工,挑選青椒、裝袋、裝車,一天也可以掙200多塊,擁有兩份收入。”
上市早,價格俏,菜農笑。茂增農副產品購銷部負責人楊兵介紹,干召廟鎮種植的青椒果實較大、辣味較淡、耐藏易運,深受外地客商喜愛。“我已經與新利村合作五六年了,現在裝的是給山東加工廠的一車青椒,后面還有成都、西安等其他市場的訂單。咱們現在裝的青椒屬于綠通,全程走高速,30個小時準時到達工廠,既保證了青椒的新鮮度,又方便了種植青椒的農戶售賣,還保證了廠家的供應,達到了多方共贏。”楊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