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正是豐收的季節。眼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沙德格蘇木白云悠悠、牛羊肥壯,豐收畫卷躍然紙上。
9月22日這一天,海流斯太嘎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穆納之福”牧家游農牧專業合作社舉行了分紅儀式,合作社廣場中央的長條桌上,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捆捆現金,海流斯太嘎查黨支部書記沙仁圖雅向前來參加儀式的嘉賓和群眾詳細介紹合作社的運營情況、分紅情況以及下一步發展規劃。
“烏音嘎、同格樂格、吉仁塔布……”牧民們三步并作兩步,喜滋滋地依次上臺簽字、按手印、領分紅,看著手中的真金白銀,大家忍不住拍手稱贊。
“實行禁牧政策以來,書記就組織我們牧民開會,希望我們入股嘎查里的合作社,一開始我們都持懷疑態度,后來部分黨員帶頭,我們就參與了進來,沒想到我們現在除了自家的養殖收入,還能領到分紅,非常開心。”海流斯太嘎查牧民烏哈畢力格激動地說。
“隨著草原生態的恢復,現在到牧區旅游的群眾越來越多了,我們黨支部也轉變了發展思路,組織黨員群眾一起辦起了‘牧家樂’,每到7、8月份,前旗、包頭甚至外地的游客帶上家人,會來我們這兒做奶食、吃烤肉,享受夏日時光,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愈發廣闊,我們對合作社以后的發展更有信心了。”沙仁圖雅說道。
依托“黨支部+合作社+牧民”的發展模式,運用當地陰山巖畫、大樺背等自然風光和做奶食、民族手工藝品等特有的民族文化,海流斯太嘎查打造了集旅游觀光、餐飲服務、民俗民宿于一體的文旅融合項目,建立起集體與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
“我們通過組織觀摩、黨員帶頭等方式,調動牧區群眾入社積極性,讓群眾與集體擰成一股繩抱團闖市場,海流斯太嘎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總股份469股,嘎查67戶牧民入社,首次分紅總金額近9萬元。嘎查以股東分紅方式,切實增強牧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沙德格蘇木黨委書記楊旌仿說。
“海流斯太嘎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發展特色產業為抓手,找準了適合自己的路子,構建起村集體與牧民之間新的經濟聯結紐帶,逐步形成支部有作為、群眾得實惠、集體有收益的鄉村振興新局面。”旗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趙福平說。
通訊員 賈婉東
分紅現場。李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