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洋濤在大棚與農戶交流。(平陸縣委組織部供圖)
我是山西省平陸縣張店鎮橫尖村人,1994年出生,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在外地工作兩年后,在父親的鼓勵下,我回到家鄉,干字當頭,從溫室大棚蔬菜種植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年輕人就是要敢想敢干、敢于創新。返鄉第一年,我在自家大棚種了幾十畝西紅柿新品種,種出的西紅柿破天荒地出現在大城市的高端超市。2017年,我注冊成立平陸縣凌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營農作物種植、苗木銷售、種子銷售、果蔬采摘等。
我們種植的,不僅有幾十元一斤的黑色西紅柿,還有黃色香蕉番茄、牛奶味綠番茄等。這些都是山西農大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師傅”和合作伙伴的成果。這些最好的技術、最新的品種順利下地,每畝可增收3000元。
作為一個農家孩子,我的愿望是帶著村民一起種菜致富。我經常把有種菜意向的村民組織起來,去外地參觀學習,開拓思路。這些年來,我的蔬菜基地已覆蓋周邊4個省市,每年可帶動當地村民增收600多萬元。蔬菜種植大戶趙玉項是我的固定種苗用戶,他每年購苗3萬株左右,從下苗到銷售,我全程都提供技術支持。在我的示范帶動下,村里的種菜戶越來越多,大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我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應該為鄉村振興做點事。種植戶家里有什么變故,或者經濟上有困難,我會先跟他提出來,看他要不要苗子,可以免費給他,而且他種出蔬菜后,我也會幫他銷售。這些年,我先后為42戶脫貧戶提供種苗20多萬株,幫助他們穩定脫貧、持續增收。我們推廣的品種得到農戶認可,路上遇到農戶,他們都會笑著邀請喝口水、聊一聊,這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
2021年夏季,暴雨沖毀了基地所有的大棚,我感覺前5年的付出一下子付諸東流了,心里那叫真苦。但我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增加了貸款,重建了基地。
與2017年相比,現在我的生產與帶動方式都有不小的進步,我舉兩個例子。一是過去種菜就只為賣菜,現在種菜已變身休閑產業,20多個大棚做成休閑采摘,搞“菜地認領”,已經有30多人來認領。二是我們對朝天椒、貝貝南瓜等新品種采取保底價收購,村民投入少,收益有保障,貝貝南瓜每畝地純收益7000元到1萬元、辣椒每畝收益約5000元。
90后是有闖勁的一代,我是其中一個。農村是片廣闊天地,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收獲。我沖在前頭,后頭跟著一撥老鄉,這就是我人生最美的風景。這兩天,我配合村干部推進村里的土地流轉,準備再建400畝大棚,帶著更多農戶一起種菜一起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