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寫滿古韻,渲染詩意。
8月24日。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樓宇錯落,林蔭深邃,午后透過樹木灑下的陽光亮得晃眼。山西省陽泉市郊區河底鎮固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三虎吃過午飯,利落地換上白色T恤,熟練地把黨員徽章戴在胸前,提起公文包,走出南京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匆忙趕往會場。
24日,由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南京大學公共事務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政治文化、心理與行為研究”工作坊和“第三屆比較地方治理論壇”,在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舉行。會場內,來自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西大學等國內70多所高校的權威專家學者濟濟一堂。
近年來,固莊村“六議兩公開+全員承諾”村級治理經驗在全國頗具聲譽,固莊論壇、《固莊周刊》、“十二星級文明戶”評選、村干部年終交賬等探索和實踐,為高校深化社會治理理論研究提供了源頭活水和實踐參考。張三虎在山西省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動員暨培訓會上作交流發言,并到全國各地授課;全國30多個省市近50萬人到固莊參觀學習,交流取經;固莊經驗多次被中央和省市媒體報道,并登上熱搜。今年暑假,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山西大學等高校的師生,分批走進固莊的田間地頭、小區公園,探訪研學基地,記錄鄉村生活,感受鄉村善治帶來的巨大變化,感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深切內涵。
作為南京大學從全國遴選并邀請的三名村干部之一,張三虎所作的題為“村制立規矩,管好民生賬”的主旨演講,接地氣,土味足,有深度,反響好,“四議變六議,百姓更順氣……動動身,邁邁腿,常到百姓家里喝喝水……有事你不告知百姓,百姓就會告你……只要干部沒私心,百姓對你有信心;光想當官不干事,一屆下來沒你事……”
“把黨的領導機制、村‘兩委’協調機制、黨內基層民主機制和農村村民自治機制有機融合在一起,讓群眾由治理對象變為治理主體,‘固莊之治’堪稱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典范。”與會專家表示,固莊經驗有顏值、有氣質、有價值,值得更多村莊借鑒。
南京大學公共事務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學院肖唐鏢教授坦言,固莊經驗極為生動而豐富地詮釋了民主對經濟民生、社會和諧與村民全面發展進步的積極意義,其重要的作用機制就在于多元性居民參與的助推與回饋效能。
張三虎說,能在南京大學分享交流村治經驗,不僅是自己的榮幸,更是固莊村民的榮耀。將把專家教授的先進理念思路帶回村里,進一步完善治理經驗,壯大集體經濟,推動整體實現共同富裕,讓幸福固莊面子俏里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