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以鄉鎮為單位,按照大學生村官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為基礎,在全縣組建10個大學生村官社團組織,搭建了村官自我管理的平臺和干事服務的載體,同時也建立起村官之間學習交流的橋梁,實現了大學生村官牽手抱團、共同成長。
志同道合建社團。縣委組織部在組織鄉鎮調查了解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個人意愿的基礎上。按照意愿相同、區域相近原則,引導大學生村官自主建立起義務家教、自主創業、宣傳報道、科普宣傳、遠教服務、法律服務、志愿服務等10個社團組織,每個社團有8至15名成員。目前,全縣200多名大學生村官100%實現了社團化管理。在社團運作模式上,各社團成立組織領導機構,并采取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方式,明確任務分工,明確發展目標,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相互激勵、共同進步。
自我管理定規矩。為規范和保障大學生村官社團組織的健康發展,在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制定了《大學生村官社團管理辦法》。通過建立規章制度明確各社團在縣委人才辦和鄉鎮、街道的業務指導、管理和監督下,實行自我管理。同時,引導村官社團建立交流學習制度。各社團每月要確定學習主題,集中各成員交流學習一次,平時通過QQ群、微博收聽等方式,交流工作學習心得。此外,組織部為了促進社團的發展和活動有效開展,確立了社團激勵制度,根據各社團的特點,建立評比表彰制度。如在自主創業社團開展“創業先鋒”評比,推薦優秀村官參加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大賽、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基地的評選活動。遠教服務社團開展遠教富民“四比四爭”樹創活動,對遠程教育工作任務完成較好的大學生村官進行表彰。
著眼成長搭平臺。為了發揮大學生村官社團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縣委組織部牽頭整合縣級部門資源,搭建了各種鍛煉平臺。如縣新聞傳媒中心與大學生村官宣傳報道社團合作,在《今日武義》開辟“來自大學生村官的報道”專欄,鼓勵大學生村官善發現、勤思考、多動筆,采寫身邊事、身邊人,2012年累計刊登報道145篇,有3名優秀大學生村官被推薦為《今日武義》特約記者。縣人民法院、司法局與法律服務社團結對,組織大學生村官參加法律培訓班,有25人取得人民調解員、法律援助員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同時鼓勵他們擔任村級調解員,配合村兩委積極參與化解矛盾糾紛322起,得到基層干部群眾好評。
服務基層增本領。組織部門除了為大學生村官社團搭建干事平臺之外,還鼓勵大學生村官社團積極發揮自身特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在開展惠民服務活動中,義務家教社團開展的“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為外來民工子女跑腿聯系就讀學校;他們創辦的留守兒童愛心家園,為200多名留守兒童和外來民工子女提供了假期教育與管理。志愿服務社團的每名成員則與所在鄉鎮10位留守老人結對,利用節假日為老人們提供理發、修指甲、打掃衛生等服務。在提供社會服務方面,法律服務社團積極為社區矯正人員提供思想引導、心理疏導、法律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定期在農村舉辦法制“流動課堂”,目前已開展計劃生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群眾關心的政策法規巡回宣講230場次。此外,各社團還積極參與縣、鄉、村各級文化藝術節、體育節、文藝百花匯等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