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縣廣順街道大學生村官文明燕(中)幫助農戶采摘西瓜。曹 均攝
編者按 重慶市榮昌縣按照“下得去、會干事、干成事、留得住”的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努力打造個性化的培養舉措、管理模式、服務平臺,有效促進了大學生村官的健康成長。為凝聚共識,彰顯示范效應,本報現予以推介。
選派:雙向選擇公平公正
在大學生村官選派中,按照鎮村需求與大學生意愿,實施雙向互動選擇,確保了大學生村官選派公平合理,人崗相適。一是鎮村選大學生。各鎮街根據縣委組織部下達的名額,將市級貧困村、后進村、偏遠村和沒有大學生村官的村作為優先選派對象,并廣泛征求鎮村對大學生村官的專業需求。在此基礎上將擬接收鎮村地理位置、經濟社會發展等基本情況和所需專業印發給每一名選派大學生,組織大學生村官到鎮村參觀,實地了解相關情況。二是大學生選鎮村。按照“先碩士后本科、先高分后低分、先女生后男生”的原則,由選派大學生根據各自報考職位、分數排名和自己意愿、鎮村需求等情況公開選擇所服務的鎮村,并在縣紀委監督下當場簽訂分配協議,有效杜絕了分配過程中“拉關系、走后門”的現象,使大學生一出校門就感受到社會的公平公正。
管理:網絡日志晾曬成績
該縣利用現代網絡媒體,建立大學生村官每日網上記實制度,實現了對大學生村官的快速有效日常管理。網絡記實中實行“一人一記、專人管理、每月通報、年終評定”,即每名大學生村官在互聯網開設個人博客,每日網上報到,形成“網絡民情日志”;大學生村官聯系培養人、鎮街和組織部大學生村官管理辦公室每天定時查看村官博客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引導;每月定時對全縣大學生村官網絡民情日記進行通報,并轉發優秀博客;每年底,評選年度優秀博客。截止目前,全縣大學生村官共撰寫網絡日志18738篇,博客訪問人數突破了200萬人次,既很好地展示了大學生村官的風采,也拓寬了社會各界了解幫助和監督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