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大學就業中心與江都區委組織部達成合作協議:從明年開始,南京大學將拿出一定的指標,給江都用于定向招錄大學生村官。“之所以能吸引南大與江都合作,是因為我們去年啟動實施了‘450’培養計劃,作為全區大學生村官培養的重要途徑,讓更多優秀大學生村官引得來、留得住,更用得上。”江都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說。
把好源頭關,高起點選聘
薛蓉蓉,2010年從中國石油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取得碩士學位,來到江都區正誼村做起大學生村官。她積極帶頭創業,在淘寶網創下古箏銷量第一位,如今已走上仙女鎮副鎮長崗位。
在江都,有一批像薛蓉蓉這樣高學歷的大學生村官。據介紹,2012年4月,江都區在招聘大學生村官時對研究生實行“定向招錄”,這在全省是第一家。他們把招錄計劃的50%用來定向招錄研究生,并通過“985”高校工程招錄了一批名校優生,累計選聘“211”高校村官27人、“985”高校53人、研究生62人。
既要引得進,更要用得上
有了這么多名校的畢業生,如何使他們留得住更用得上?
“從去年開始,我們啟動實施‘450培養計劃’,作為大學生村官培養的重要途徑。”江都區委組織部負責同志介紹道,“450培養計劃”就是計劃用2至3年的時間,在全區大學生村官中動態保持村(社區)“兩委”正職50名、動態選派參與“一人雙任”50名、動態選派擔任人才協理50名、動態扶持優質創業項目50個,以進一步豐富大學生村官培養的路徑。
在江都,一批年輕的大學生村官經過組織培養后,成為村、社區“兩委”正職,并在現有的崗位上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也給基層組織增添了新鮮血液。據統計,2007年以來,江都區已先后培養了“兩委”正職大學生村官61人,現在還有45人在崗。目前,揚州市共有“兩委”正職村官150多人,江都占了近30%,在全市所有縣(市、區)排名第一。
此外,江都區委組織部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創業,“450培養計劃”實施以來,全區共有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58個,覆蓋了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吸納農民就業近700人。
率先啟動實施“一人雙任”
從本周開始,江都年輕的30名大學生村官不僅需要在村、社區工作,還將奔赴區發改委、商務局等機關部門進行掛職鍛煉。
“做村官,不僅要有基層工作的經驗,同時也需要熟悉機關工作的要求和特點,豐富崗位閱歷。”據江都區委組織部同志介紹,從2012年起,江都在全市首先啟動實施“一人雙任”工作,即讓大學生村官在以村(社區)工作為主體的同時,到區直機關部門掛職鍛煉,前兩批已有20多名大學生村官參與,今年將范圍進一步擴大,新安排了30名村官掛職。
同時,江都區委組織部還明確50名大學生村官擔任人才協理,讓大學生村官與科技鎮長團成員及柔性掛職企業的博士結對,參與科技人才工作,使教授、博士們的科技資源在江都得到一定的傳承,給全區留下了一支穩定的基層科技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