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持續兩天的村官雙選會在興豐街道人力資源中心結束。根據合同期滿大學生村官續聘及其他離崗情況,我區今年計劃選聘200名大學生村官,網上報考我區大學生村官的高校畢業生940名,報名人數名列全市第一。其中,研究生學歷539人(含2名博士),本科學歷401人。雙選會包括資格審查和初試環節,符合條件的將進入下一輪面試,5月底將完成面試、體檢等工作。
走進興豐街道人力資源中心四層大廳,大型的電子顯示屏清楚地顯示了各鎮大學生村官招聘人數和報名人數。來自全區14個鎮的相關負責人紛紛掛出推介展板,簡明介紹了各鎮的基本情況。雙選會的好處在于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不僅讓大學生對各鎮的基本情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了初步認識,也讓各鎮對應聘者的專業知識、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等能力有了一定了解。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今年由于參加面試的人數較多,各方面要求也相應提高。各鎮除了看重高學歷外,更看重文字基礎好、具有寫作經驗的大學生。西紅門鎮展臺負責人說,希望通過這次雙選會,選出能夠接受鍛煉,致力于扎根農村的大學生村官。
為什么近年來報考大興區村官的人數屢創新高?針對這一問題,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大學生。畢業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趙夢佳,家住采育鎮,她說:“近幾年,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加之世界月季洲際大會要在家門口舉辦,選擇家鄉是因為自己更了解家鄉,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為家鄉添彩。”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的研究生小劉告訴記者,他在網上了解到大興區近幾年經濟發展迅速,而且交通便利,地鐵4號線、亦莊線在較短的時間就能到達市區,所以考慮來大興當村官。我區村官辦主任張靜也向記者分析了多人選擇大興區的原因。他說,我區地理位置優越,行政村多,崗位多。在京南開發的大背景下,大興已經成為首都新世紀發展的空間,發展前景廣闊。此外,我區村官工作從2006年開始已經卓有成效,而且在村官隊伍中涌現出了一批優秀人才,如將東辛屯打造成“民俗旅游文化村”的李彪,給我區打出了名聲,帶來了人氣。
據了解,為了幫助期滿大學生村官解決再就業難題,我區每年舉辦不少于兩次的大學生村官創業專題培訓班,提供技術、業務咨詢服務,同時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村官創業扶持機制,為服務滿期村官開通綠色創業通道。從事個體經營、自主創辦企業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等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對涉農創業項目的,區農業部門通過遠程教育、定期走訪等方式進行技術指導。對科技項目的,科委給予技術培訓指導,鎮、村提供場地、水、電等基礎設施方面支持,協助他們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