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工作是黨的一項建設性的基礎工作和長期任務。黨員教育工作,最關鍵的是質量,最需要的是真功,最怕的是形式主義。因此,如何做好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值得深思。新形勢下,如何突出針對性、增強實效性,切實提高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是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勇于實踐,探索黨員教育新模式。在積極開展傳統教育的同時,大膽探索黨員教育新模式。要走出去學、請進來教、沉下去做,把脫產學習與在崗培訓、黨校培訓與舉辦專題培訓班、外出考察與身邊學習、主題實踐與掛職鍛煉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拓寬培訓學習的渠道。要廣泛利用現代化大眾傳媒和各種社會教育手段,把報刊、廣播、電影、電視等有關部門的力量組織起來,各展所長,共同做好黨員教育工作。各級要結合黨員的生產生活實際,創辦生動活潑的黨員教育載體,增強黨員教育的吸引力。
求真務實,摒棄黨員教育形式主義。近年來,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走向深入的背景下,絕大多數地方都強化了黨員教育管理。但現實中,仍有少數基層黨組織重業務、輕黨務,沒有很好堅持“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集中培訓等基本制度,甚至編造記錄應付上級檢查。在巡視工作中,中央巡視組就曾向有關單位反饋過“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寬松軟”的問題。此外,有的地方針對不同群體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還比較缺乏精準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少數黨員甚至與組織“失聯”。還有一些單位或部門對于黨員教育培訓效果缺乏評估,陷入了形式主義的窠臼。這些,都值得重視并予以警惕。
強化基礎,強化黨員教育工作保障。加強黨員教育是客觀需要,也需要加大對黨員教育工作的投入,必要的經費保障、人員保障、機制保障都是應有的。要圍繞強化黨員教育各項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大黨員教育經費投入。一般來講,必須嚴格將落實黨員教育經費納入各項財政預算制度,各級黨委留存的黨費應主要用于黨員教育培訓,這是黨內法規的要求,必須嚴格執行落實。對于不同的地方,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應當有所側重,就是要大力推進培訓經費向農村、社區、“兩新”組織和其他有困難的基層黨組織傾斜,確保黨員教育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匹配、相適應。(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區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