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本著一顆為農村、農民服務的心,找準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希望的田野上,盡情揮灑自己的聰明才智,譜寫出無愧于青春的壯美篇章……”近日,在河南省尉氏縣委組織部舉行的大學生村官座談會上,來自該縣大馬鄉李家村大學生村官田明強的發言,引起在場大學生村官們的共鳴。
大學生村官范軍華于2009年在范莊村成立了“尉氏縣新營種植專業合作社”,這個合作社共有602戶社員組成,是尉氏縣規模最大、運作最規范的農業合作社之一,其主要業務是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統一采購及繁育優良種植品種等,農民所用各類農資的價格按出廠價+運費的價格供給合作社農戶。2011年僅小麥底肥就銷售200余噸,農藥30余萬噸,僅此一項,全村農戶每年可減少農資投入20余萬元。三年來全村小麥、玉米等良種繁育面積達1.2萬畝,累計實現農戶增收600余萬元。
大橋鄉麥仁店村大學生村官許愛花的創業故事也為越來越多搞養殖的農民所知曉。2010年,許愛花在縣、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發展優質畜禽養殖業,如今,由她創辦的畜禽養殖小區已形成肉鴨養殖帶、生豬養殖帶和黃牛養殖帶,其小區內有規模養鴨戶5家,年出欄肉鴨24萬只,規模養豬戶8家,出欄生豬800余頭;規模養牛戶2家,年出欄黃牛50余頭,農民依靠發展畜禽養殖業年增收200余萬元。
在洧川鎮宋莊村,一提到大學生村官,村民們就說:“勝利這孩子真是為俺農民辦了一件大好事,有活兒干了,有錢掙了!”兩年前的秋天,該村村主任助理唐勝利爭取到貸款50萬元,自籌資金40萬元,創辦了銅加工廠。他專門從鄭州聘請專業師傅來廠里指導,很快使企業納入正規。同時又合股辦起了活性炭廠。如今,這兩個企業的各類產品銷路愈來愈廣,年產值已達500余萬元,先后吸納村里剩余勞力30余名。
近幾年來,尉氏縣498名大學生村官中,創業成效顯著的有430人,其中涉農項目256個,商貿項目135個,民營企業項目39個。為培養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意識、提升創業能力,該縣縣委組織部先后開辦創業專題講座12場,項目評審會21次,創業課堂37次,考察、論證項目163個,提供技術服務240余次。通過創業,大學生村官不僅帶動了農民致富,同時也增強了基層感情、鍛煉了自身能力,截至目前,全縣90%以上的大學生村官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在最新一輪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中,77名大學生村官當選為村“兩委”成員;有2名大學生村官被作為縣級后備干部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