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珍:“做壺關疙瘩,讓別人刮目相看”
    2023-03-31 15:16:00  來源:鄉(xiāng)村干部報  作者:記者 周靜文 通訊員 楊有衛(wèi)  
    1

    鄉(xiāng)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xiāng)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程玉珍(中)走訪農戶

      三月的春風吹醒了太行山,也吹拂著山西省壺關縣龍泉鎮(zhèn)劉寨村。多產的大棚、熱鬧的小廣場、通達的柏油路……在龍泉鎮(zhèn)黨委委員、副鎮(zhèn)長,劉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程玉珍看來,這些景致在眉頭、在心里、在肩上,須臾不能放下。

      52歲的程玉珍是全國勞模、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獲得者、山西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譽是大家共同奮斗的,我只是干了自己該干的事情。”程玉珍謙虛地說,“我其實是一個壺關疙瘩。”“壺關疙瘩”,是當地土話,意為執(zhí)著、埋頭干活、不服輸的人。

      “不能再穿舊衣喝稀湯住破房了”

      “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當村干部,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程玉珍說,她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媳婦”,和丈夫白手起家,在縣城開旅行社、美容院,事業(yè)發(fā)展得不錯,也經常回村捐款捐物。2011年,劉寨村的鄉(xiāng)親們一再去縣城登門拜訪,央求她回村帶著大伙一塊兒干。

      一次、兩次、三次……一個月下來,程玉珍再也坐不住了。但是,自己就是從劉寨村走出來,她非常清楚劉寨村在吃穿住行各方面的狀況。1992年她嫁到這村,只是結婚當天在村里辦了個儀式,第二天就和丈夫回縣城的家了。面對劉寨村山大溝深的惡劣環(huán)境和高達36%的貧困發(fā)生率,想想夫妻倆辛苦打拼下的事業(yè),看看當時只有5歲的孩子,程玉珍一時難以抉擇。

      “不能再穿舊衣、喝稀湯、住破房了,我們窮怕了。”鄉(xiāng)親們意味深長的話和滿含熱淚的雙眼,戳痛了程玉珍的心窩。“只要能被選上,我就回去干。”程玉珍向鄉(xiāng)親們鄭重承諾。當時,劉寨村共有260戶村民720人,年輕人大多外出謀生,常住人口僅268人,大部分為老弱病殘。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村謠里說:劉寨西嶺溝,十年九不收,長了一個大谷穗,還叫圪狑偷吃嘍。

      面對這樣一個地下無資源、地上無優(yōu)勢的“包袱村”,如果回去,該從何處入手?2011年12月,來不及考慮更多的程玉珍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這一年她40歲,自此一干就是12年。

      “用自己的錢修路,這個女人是不是瘋了”

      程玉珍的歸來,是連人帶錢一起回來的。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初心,十多年來,程玉珍個人已為劉寨村墊資籌資800萬元以上。村上的養(yǎng)老院也是她個人籌資建設的,供全村孤寡老人免費養(yǎng)老。

      想當初,程玉珍為大伙辦的第一件實事,是拿自己的美容院抵押貸款150萬元,給村里修路。消息傳出,全縣都炸了鍋:“這個女人瘋了”“拿自己的錢給村里修路,那么多錢”……

      這條路不修不行。劉寨村地處壺關縣城東7公里處,由于高地阻隔,過去村民上縣城走的是陡石坡,從下往上走,累得大汗流,從上往下走,蹌得腿打抖。后來勉強修了條小路,路寬一米五,只夠小三輪開。程玉珍回村后,一位老大娘攔住她說:“閨女哎,你這么好的車,能不能拉我去縣城轉轉,我大半輩子都沒去過縣城了。”看著大娘渴望的眼神,程玉珍想起那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哪有那么容易,但千難萬難,大伙支持就不難。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大伙在程玉珍帶領下硬是挖了一座山、填了三條溝、修通了一條通往壺關縣城的公路,把原來40分鐘的車程縮短為8分鐘。道路開通的那一刻,不少村民激動地流淚了。

      “縮短車程是好,更重要的是,村里全體干部群眾發(fā)現,自己的手也可以干大事、干成事,就算太行山也阻擋不了我們,大家對改變貧窮的生活一下子燃起了信心。”程玉珍說。

      路通了,接下來要干的事是把住在陰暗潮濕土窯洞里的人搬出來。村“兩委”采取拆舊建新、以新補舊的辦法,程玉珍自掏腰包墊付200多萬元建房。材料不足,她從丈夫的工地上拉。人手不足,她帶領村民自己動手。辦法總比困難多,歷時一年半,建成新小區(qū),劉寨村4個自然村109戶200多人告別土窯洞,住上了新樓房。

      憑著這些真心付出,程玉珍贏得了全村黨員群眾的信任。4次村“兩委”換屆選舉,她每次都是高票當選。“我們村干部根本顧不上家,村會計張賓風和我多次累倒在辦公室,有時候一邊輸液一邊工作。每天很晚回家,有一次看到孩子沒有吃飯還發(fā)燒,心里難過,真的覺得這些年對不起家里人。”程玉珍說。

      “農村干部應該做地基中的鋼筋”

      “村莊需要經營,振興需要產業(yè),村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發(fā)動機還是項目。”程玉珍認為,發(fā)展產業(yè)是一件破舊立新的事,思想的守舊先要變一變。

      2015年,程玉珍籌資建了10個冬暖大棚。為鼓勵村民承包,她承諾:“掙了錢算承包人的,賠了錢算我的。”村民張雷平是當年唯一一個承包大棚的農戶。可是,大棚剛起,風云突變。

      那個夏天,大棚主體剛剛建好,但排水等基礎設施沒建完,就碰到了特大暴雨,10個大棚遭遇水淹,環(huán)繞大棚的小河溝水勢又急又大。程玉珍聽到村干部在電話里連說“人過不去,大棚要完了,大棚要完了!”她吼了一聲“不要說了!”立刻開車回村。她拉開車門,一秒鐘也沒猶豫,脫掉鞋就往洪水里沖。

      “很多男人看到我這樣,也拿著鐵鍬跟著我沖進大棚排水,人多力量大,我們奮力保住了10個大棚,保住了產業(yè)發(fā)展的希望。”程玉珍說,她從大棚里出來后,村民來梅芳給她燒了開水,讓她暖暖腳,還塞給她一雙新鞋讓穿上,令她感動落淚。“從那以后,全村都知道我干活不要命。”程玉珍笑著說,農村干部確實應該做地基中的鋼筋。

      這一年下來,一扒拉賬簿,張雷平凈掙30多萬元。干和不干很不一樣,張雷平的致富效應,一下子激發(fā)了其他村民的承包愿望。到目前,劉寨村已建成大棚108個,種植西紅柿等果蔬,每個大棚每年純收入在2萬到3萬元。村里還成立了新天地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涌現出王慧兵、張文武等種植大戶。

      這幾年,程玉珍又積極爭取項目,引進資金,建成養(yǎng)羊場、養(yǎng)豬場、石磨豆腐廠、酒廠、小雜糧加工廠、發(fā)展西紅柿深加工等特色項目。為提升村民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程玉珍還聘請專家到村開展技能培訓,組織村民外出培訓,全村已有210多人實現就業(yè)。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1.8萬元,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30多萬元。

      忙碌的腳步歇不住。在北京開完全國兩會后,程玉珍一直在琢磨,有了西紅柿采摘節(jié),有了“劉寨夜景”,招徠游客還要做什么功課?“認領農業(yè)”能不能上?“我就是要帶著大伙,做壺關疙瘩,讓別人刮目相看。”程玉珍說。

    責編:車婧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无码专区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射 |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91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曰韩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级有码|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国产|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