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夜,在浙江磐安尖山鎮全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時候,尖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小寶冒著大雨送了一張尖山地圖到鎮辦公室。攤開地圖,36個紅指印分外顯目?!耙粋€手印就是一個支部!我代表全鎮36個村社黨支部向鎮黨委再次表態,堅決落實鎮黨委關于防疫工作任何部署!”張小寶鏗鏘有力地說道。
自全省進入公共衛生一級響應以來,尖山鎮36個村社支部1700余名黨員自覺地把責任記在心上,把紅旗扛在肩上,嚴格落實“統一工作紀律、統一工作標準、統一工作舉措”防疫要求。全鎮共組建抗疫黨員管控專班40組,24小時輪班看護居家觀察人員。設立黨員志愿服務崗79個,嚴查經過卡點的來往人員和車輛,為村民代辦、代跑、代買,以自己的平凡堅守,筑起抗疫的一座座鋼鐵堡壘。
關鍵時刻我擔當。隨著東陽、新昌、天臺等毗鄰縣市先后出現確診病例,作為磐安北大門的尖山鎮防疫形勢更為嚴峻。為了守好磐新線,尖山鎮在“火線”上成立了由鎮長候選人張月華為支部書記的磐新線尖山卡口臨時黨支部,沒有隆重的成立儀式、氣震山河壯語,108名黨員只有一句: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小坑姆村于1月26日發生山體滑坡,出村道路被封,成為“孤島”。5名70多歲的老黨員主動承擔起村內防疫工作。他們只說了一句話:“你們放心,村里我們負責?!睘楸U洗迕窦?戶15名隔離觀察人員的日常生活,黨員張紅明主動當起“挑山工”,每日肩挑手扛柴米油鹽,“嘿呦嘿呦”往返一趟就是5公里山路,最多一趟挑了200斤油米,有時一日要往返四五次。
遠在貴州的黨員周王明在全鎮口罩告急的時候,輾轉多地籌集醫用口罩10000個、N95口罩1500個。為保障物資能及時送達,他驅車1500公里,以最快的速度將口罩運抵尖山鎮,分發到各村黨員手上。
為保護全體村民安全,隔斷病毒傳播路徑,東胡莊村黨員干部扛著農具自制簡易路障。村里84歲老黨員胡金杰和27歲年輕黨員胡國華主動到村口報到。胡金杰說道:“老黨員也是黨員,看門我比年輕人在行!”
一位村民在尖山鎮公眾號留言:“黨員干部舍小家為大家,不是從今天開始,而是一直如此的。尖山有你們,我們特有安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