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缺農業技術人才
2012-11-02 14:41:00
2012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大會日前在上海交大醫學院舉行。此次社會實踐當中,全市共組織了近18萬名大學生組建各類實踐團隊7524支,各團隊共完成經濟社會發展調研課題3287項,科研立項1431個,直接服務群眾累計達300萬人次,多個民生、服務類項目得到表彰,其中大學生村官缺乏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部分商場導購圖普遍不夠清晰明白,有些城市大型綠地的門口成了停車場等多個調研項目分外引人注意。
由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的一群學生完成的“時代在召喚——上海大學生村官的現狀與發展”就是一份很有針對性的一項調研。調研者徐軼鋮等同學來到本市郊區農村,調研眾多村官、村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他們發現,目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總體上還是可圈可點的,但總體上還有不少問題亟需解決。
目前,村民對于大學生村官政策仍然十分模糊,相當一部分村民表示對“大學生村官”這一詞語很陌生,“我們調研發現,大學生村官大多只有在村民有事來訪時或是調解事件中才和村民有接觸,其次就是以電話的方式互訪,真正頻繁走訪的并不多。 ”
其次,大學生對于去農村服務的興趣并不是很高。在273名接受調研的大學生當中,只有36.3%的市區戶籍大學生回答了 “你是否愿意去農村做大學生村官”這道題,其中又只有31.3%明確表示愿意。
目前大學生村官制度普及度還不夠,他們建議成立相應辦公室或機構,對大學生村官制度加以宣傳,并對選聘進行監督;其次,目前大學生村官專業不對口的問題仍然存在,“我們發現,多數大學生村官只能提供理論方面的指導,而農村建設目前缺少農業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 ”
更大的問題是,大學生村官的待遇也不盡如人意,他們還建議在大學生村官任期滿后的工作安排等方面,還需當地政府給予一定的幫助。
來源:解放牛網 新聞晚報
作者: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