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農家,長于農家,希望通過這次機會鍛煉自己,豐富人生,為家鄉的幸福村居建設貢獻力量。”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三年級學生周泳敏說。家在斗門區井岸鎮的她,作為我市首批鎮村戰略后備人才培訓班中的一員,昨天起和同學開始接受面向廣闊農村的培訓。
為扎實推進建設與歐美先進國家媲美的宜居城鄉,今年9月珠海吹響創建幸福村居的號角,力爭5年內打造更加富裕、更加美麗、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珠海特色村居。創建工程的關鍵在于人才,為此市委提出了實施“鎮村戰略后備人才培養計劃”,選定北師大珠海分校為首批合作培養高校,每年選拔一批大三年級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他們畢業后擇優錄用到農村任職,最終實現我市現有122個村每村至少有1名大學生村官的目標。
大學生到村居任職不是新鮮事,但初出校門的“大學生村官”對村居社情、民情缺乏了解,真正融入當地環境需要一定的“見習期”。珠海市“鎮村戰略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將“大學生村官見習期”提前兩年,采用全新、規范化的培養方式,選拔和培養真正愿意扎根基層、服務珠海的優秀高校畢業生,并提前安排他們到鎮、村任職,使他們畢業上崗后能快速融入基層農村社區,發揮才干,貢獻力量。
今年10月,珠海選拔“大學生村官”培養對象的公告發布后引起強烈反響,300多名大學生報名應征。經過筆試、面試和政審,來自25個不同專業的70名大學生最終脫穎而出,成為我市首批鎮村戰略后備人才培訓學員,他們中多數有支教、支農和志愿服務經歷。
據了解,鎮村戰略后備人才培訓班圍繞珠海市關于創建幸福村居的工作重點,設置有關特色產業發展、環境提升、村莊規劃建設等與農村工作相關的課程。除集中培訓外,培訓班還將利用寒暑假,安排培養對象到村委會、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跟班學習、開展調研活動,實地了解基層、認識農村。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振新,副市長劉嘉文,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珠海分校校長陳光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黨委書記唐偉出席開班儀式。劉嘉文表示,鎮村戰略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可為我市基層和農村培養造就一批熟悉珠海、熱愛珠海、扎根珠海的高素質基層干部隊伍,為我市創建幸福村居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