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學生總體素質較高 近四成為研究生
20日,我區擇優選聘大學生“村官”的面試在蕭山區技工學校舉行,17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參加了當天的面試,其中研究生學歷的有6人,參聘人員總體素質較高。
應聘學生個個拔尖
田超是浙江理工大學的一名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成績優秀,性格開朗,還是學校某社團的負責人。即便條件如此優秀,拿到學校的大學生“村官”推薦名額,對田超來說也并不容易。“全校進入審核名單的有140人,經過筆試留下90人,再經過面試確定68人,最后省里給的只有45個名額。”田超說,學校推薦時通常會考察學生的專業成績和工作能力等綜合素質。“不僅要看你的專業成績,還要考察你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突發應急能力,甚至是性格特點。”來自寧波大學的研究生小涂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學校雖然沒有組織筆試,但是面試的門檻要求也很高。記者了解到,此次參加擇優選聘面試的大學生們在校期間都是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拔尖人才”,絕大多數都曾擔任過學生會干部或社團負責人,也大都獲得過獎學金。
事實上,為了提升大學生“村官”的整體素質,本次擇優選聘的條件也比往年有所提高,要求學生必須是部分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學歷211、985重點院校應屆畢業生和省內普通高校第一批次錄取重點專業學生的應屆畢業生。
面試題令應聘者“沒想到”
從面試情況來看,即便是“拔尖人才”,面試題仍讓不少應聘學生直呼“沒想到”。面試共有三道題,分別是: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規劃?假如你是某地美麗鄉村建設辦公室的負責人,如何制定本地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如何看待“大學生村官就是一個‘泥腿子’,農民也不會把你當官看”的說法?第一、三題被很多應聘學生認為比較常規,而第二題卻出乎不少學生意料。
“我以為應聘這樣的基層人員會問一些更實際、更具體一點的問題,來考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假設村里出現什么難題,我們怎么解決,沒想到是讓我們制定一項制度,以前幾乎沒接觸過。”來自浙江師范大學的小楊坦言,對于這道“沒想到”的題答得不夠全面。
區委組織部人才辦倪國遠副主任認為,三道面試題都是涉農的,與“村官”工作結合得很密切。關于第二題也是“十八大”的重要內容,是現在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與當前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而且現在的農村工作不僅僅是管理好一畝三分地,大學生“村官”還要有更高的視野,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社會熱點和百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