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平谷區馬坊鎮全體38名大學生村官觀看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影片《永遠是春天》。觀影結束后,大學生村官開展了以“踐行榜樣精神 履行崗位職責”為主題的心得交流會,各村官踴躍發言,表達了自己對此次學習的感悟體會,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迎難而上,腳踏實地。東店村大學生村官岳建南說:“電影中王永樂書記拖著病弱的身體、面對全家人的反對,義無反顧,挑起帶領全村致富的重擔,最終克服艱辛,力排阻礙,找到了致富門路。而我們大學生村官既然選擇了農村,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與擔當,‘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我們既要有迎難而上、敢于擔當的勇氣,還要有腳踏實地、積極作為的行動,只有這樣才能把基層工作做好、做實、做到讓村民滿意。”
提高認識,為民服務。新建隊助理張余表示:“這次的集中學習,使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提升。看著電影中王永樂書記從為三元村的村民服務、到為山東省的人民謀福利、再到全國哪里有人民需要他就去哪里。我更深刻的領會了群眾路線中讓‘群眾得實惠’的真正含義。作為大學生村官,踐行群眾路線就是做好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真誠地為村民的利益著想,為村民服務。”
立足村情,勇于創新。王書記面對貧困的三元村,根據村情特點,做調研,尋找機會把三元村的劣勢變優勢。他堅信事在人為,勇于開拓創新,在傳承三元村原有的種植方式之上,引進新技術,不斷學習、創新、實踐、前進,最終使村民收成倍增,收益可觀,徹底摘掉了三元村的“窮帽子”。作為服務于基層的大學生村官,富于活力、勇于創新是我們的代名詞,立足于村情,不斷開拓創新,讓群眾增收致富,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是我們永恒的使命。”河奎村大學生村官李久意說道。
會后,大學生村官一致認為:通過集體觀看影片、開展交流會的形式學習群眾路線精神,不僅學習氛圍活躍,效果明顯,還有利于大學生村官以榜樣為指引,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百姓辦惠民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