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碩士畢業生,毅然放棄“鐵飯碗”,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條更加艱苦的工作之路。日前,她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就要堅定地走下去!”她,就是北京市平谷區劉家店鎮前吉山村新任大學生村官王典。
王典,一位來自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土家族姑娘。七年前,她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四年后又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北京師范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專業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今年4月,即將畢業的她從網上看到平谷區招聘大學生村官的信息,便馬上報了名。與此同時,她還參加了北京市公務員的補錄面試,報考的是門頭溝區地稅局的職位。不過,她對地稅這邊的面試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并沒有寄予多大希望。因為在她看來,即使通過了面試,還“三選一”呢,“會選中我這個外地人?”王典哪里想到,6月12日,就在她接到平谷區村官辦錄取通知并簽訂協議后,16號下午又接到了門頭溝地稅局的體檢通知。
老師和同學聽到這一消息后都為她感到高興,可王典卻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毅然放棄公務員這個“鐵飯碗”,去平谷當一名大學生村官。
她不想瞞著自己的媽媽。當她打電話把自己的選擇告訴遠在家鄉的媽媽時,她的媽媽一聽就急了:“王典啊,那可是鐵飯碗啊,你怎么說扔就扔了呢?”她理解媽媽的心情,耐心地開導媽媽說:“媽,您別急。說實在的,扔了這個鐵飯碗,我是挺不舍的。可是您知道嗎?我是與平谷簽約在前,地稅通知在后,如果我違背承諾,單方面毀約,這種心靈上的負疚感將會長期折磨著我,而且也會給學校的聲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媽,您從小不就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嗎?您想想,我怎么能因為自己的一己之利做毀約的事情呢?再說了,我到農村鍛煉幾年,對于我以后的成長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啊!”聽了女兒的一番話,她的媽媽覺得確實是這么個理兒,可女兒畢竟是媽的心頭肉,言語間流露出對女兒以后生活的擔憂:“王典,你說的這些媽都懂,可三年以后你還得自己找工作啊?”王典安慰媽媽說:“您放心,我一定會找到工作的!”7月初,王典來到聘任她的劉家店鎮前吉山村,開始了為期3年的大學生村官生活。
采訪結束時,筆者問起她三年以后的打算,王典淡淡一笑,說:“我還沒有想過,以后再說吧,先把這三年的村官工作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