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為育根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村民發放聯系服務名單。
村官互訪,參觀蔬菜基地。
“小磊,現在農村勞動力不好找,村里留下的,要么老,要么小,勞動力奇缺,連我們合作社的正常生產都成了問題。小磊,你這個大學生村官要幫我們合作社想想辦法啊……”村里育根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老汪向張磊訴起了苦水。
張磊,江西上饒人,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2012年7月,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計劃,光榮的成為了上海市崇明縣廟鎮米洪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到村后,張磊全身心撲到村里工作中,較快的克服了方言關、工作適應關。現在,村里的人見到他都親切地稱呼他“小磊”,樸實可愛的村民們也早已把這個28歲的江西小伙當成了米洪村的兒子。
服務三農的好幫手
為盡快熟悉村里情況,張磊到村后經常與村民、合作社負責人交流,了解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為他們出謀劃策。2013年10月,張磊有幸參加了中組部和農業部在山東西霞口村舉辦的全國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通過與各地優秀大學生村官交流,他學到了很多服務三農的辦法?;卮搴?,他首先對村內的合作社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然后與村兩委共同研究,決定以解決合作社“用工難”問題為突破口,幫扶合作社經濟發展。那怎么幫呢?根據村人口情況,張磊制作了一張用工聯系卡,卡上羅列了全村范圍內待業勞動力以及農業技術人才的姓名和聯系方式。他將制作好的用工聯系卡發給了村里幾個合作社,并主動牽線搭橋,向育根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推薦了本村10名待業勞動力。經合作社試用后,現在其中3名已成長為合作社的骨干力量。這一舉措使村內合作社的“用工難”問題有效緩解,本鎮其他村也紛紛過來取經仿效。此外,他又幫助村內育根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引進草菇種植技術,把學到的農業科技知識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引導群眾發展蘑菇大棚2個,使合作社增產增收30%,有效緩解了合作社的發展困境。張磊用他的真誠和付出推動了村內合作社經濟的發展,他的付出也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