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川,典型的東北帥小伙。6年前,憑借“遼東學院高材生、中共黨員、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和遼寧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等一串光環,被選聘到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韓家店鎮當村官。服務期滿后,他又因為表現突出和考試成績優秀,被定向招錄為鄉鎮公務員,2012年當選副鎮長。仲夏時節,記者見到滿身是汗的劉大川時,他又多了一個頭銜——“后進村”南瓦村第一書記。
2008年以來,遼寧省高標準選聘6071名像劉大川一樣的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已經服務期滿的4批共1649名大學生村官全部順利轉崗。用省委組織部負責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孫宏偉處長的話說,“大學生村官已經成為遼寧培養后備干部和優秀人才的重要來源”。
嚴把入口,抬高門檻提升素質
劉大川清楚地記得,2008年快畢業時,省委組織部到高校招聘村官的三個硬性條件: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中共黨員或預備黨員;在校期間擔任學生干部、學習成績優良。不少同學不禁私下議論起來:“遼寧選聘門檻這么高哇。”
早在大學生村官工程啟動之初,遼寧就明確提出,要站在培養黨和國家事業接班人的高度,來謀劃和推進大學生村官工作,力爭經過5到10年努力,實現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名班子成員有大學生村官工作經歷。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辛桂梓強調,要把構建來自基層一線黨政領導干部培養選拔鏈作為遼寧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大學生村官計劃是一項人才培養工程,不能搞大躍進,片面追求數量,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否則會帶來遺留問題。”孫宏偉說,由于堅持高標準、寬視野選人,提高了選聘質量,全省至今選聘的6000多名大學生村官達到“三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是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百分之百是中共黨員或預備黨員、百分之百是學生干部。
大學生村官選聘的高門檻,會不會擋住報考的熱情呢?實踐證明,廣闊的發展空間、優惠的保障政策,使遼寧大學生村官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去年,全省計劃選聘1147名大學生村官,報名人數接近4800人,分別來自省內外250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其中“985”、“211”重點院校有60多所,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研究生達到500多人。通過競爭擇優,最終選定的大學生村官中有12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194人在校期間擔任校、院(系)學生會主席、副主席,省市模范大學生、優秀大學生748人。
嚴格制度,考實考準履職業績
小暑這天清晨,沈陽市蘇家屯區八一街道黨群辦副主任、官立堡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吳書香來到“水田招租私人定制”項目示范區,逐個田塊查看人工除草情況,并在日記上一一記錄。這是吳書香為增加村民收入想出的“金點子”,受到了市民的熱捧。在沈陽,每個在崗大學生村官不但都有記日記的習慣,每月還要寫一次工作小結,每季交一份調研報告,年度參加一次述評。
遼寧對大學生村官的考核建立在平時嚴格管理的基礎上。省委組織部出臺三項制度,以確保大學生村官堅守崗位、踏實工作。首先是臺賬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按日記載工作情況和心得體會,各級黨組織定期檢查,及時掌握大學生村官思想動態和需求;第二是考勤制度,由鄉鎮黨委明確專人負責大學生村官考勤,隨時掌握大學生村官在崗情況;第三是隨機抽查制度,市縣組織部門通過隨機走訪、電話查崗等方式,了解大學生村官履職情況。
去年9月初,遼寧省、朝陽市兩級組織部門開展的一次突擊檢查至今讓不少村官記憶猶新。聯合檢查組事前不通知縣區委組織部,直接到朝陽縣、建平縣和龍城區的12個鄉鎮(街)、28個村(社區),對所有大學生村官的工作表現、遵守紀律、發揮作用等情況進行突擊檢查,當地群眾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為發揮考核“指揮棒”的激勵導向作用,遼寧省大學生村官考核試行辦法明確要求,每年在個人述職基礎上,采取村級測評、鄉鎮(街道)測評、村官互評、縣區綜合評定方式進行考核,分別按照確定的權重量化打分,確定考核等次。遼寧省村官典型的選樹更是從嚴把關。首屆“十佳大學生村官”的產生,經過了逐級推薦、擇優篩選、評審小組評議等程序,網上點擊超過150萬次,結果吳書香位列“十佳”榜首。由“十佳大學生村官”組成的巡講團,在省內高校的宣講引起了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