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鑫(右)與項目伙伴一起在研究多肉植物盆栽造型。 張建波 陳剛 攝
社區殘疾人比較多,大多生活困難,但出去就業又往往遭到歧視……這種情況,讓無錫黃巷街道民二社區的大學生村官、社區書記助理許安鑫急在心里。經過多方了解和思考,他確定了一個“宅就業”項目,帶著社區殘疾人一起在家就業,專門進行多肉植物的種植、造型設計及盆景出售,讓他們每個月的收入維持在800元左右,保障了基本生活,創新思維受到大家的一致贊揚。
幫助殘疾居民針對性就業,大學生村官推動實施“宅就業”
作為新進入社區的大學生村官,許安鑫今年7月份來到黃巷街道民二社區工作。這個年輕的社區干部在工作中非常用心,一直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為社區百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社區走訪中,許安鑫發現民二社區殘疾人比較多,平時生活比較困難,出去就業也經常遭到歧視。經過反復思考后,他決定和社區殘疾人一起進行“宅家就業”。因為喜歡植物盆栽,所以他與街道大學生村官親民商務服務社的伙伴們一起商量就把“宅就業”的項目定為多肉植物的種植、造型設計及盆景出售。他們還給項目起了個名字,叫。
為了能夠做好多肉植物盆栽,小許開始惡補相關知識,掌握了很多理論知識。不過,開始創業,他發現理論與實踐還是存在明顯的差距。比如說,在剛開始種植的時候,多肉植物盆栽的死亡率非常高。于是,他不斷向有經驗的多肉植物園藝師請教,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漸漸掌握了多肉植物的習性,自己也擁有了一些關于種植多肉植物的心得。
“宅就業”項目漸顯成果,殘疾人生活更有保障
現如今,小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多肉植物方面的“專家”。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花好夢圓”夢工廠也有了10名殘疾人。現在多肉植物的種植、創業設計也大部分由這些殘疾人獨立完成,小許給予一定的指導。
經過大家的一起努力,這個夢工廠可以讓那些參與項目,從事這項工作的殘疾人的月收入能維持在800元左右,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截止到8月,小許他們已經銷售出多肉植物600份,累計實現收入大約13000元。
“我希望通過種植多肉植物來為社區的殘疾人提供一份基本的生活保障、解決殘疾人的溫飽問題,更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找回自信,融入社會,實現他們自己的夢想。”身為大學生村官的小許,講到未來充滿信心。
黃巷街道親民商務服務社社長張紫鈺說,這個服務社是一個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組織,我們非常鼓勵與支持小許這樣的青年創業夢想。“我們會一起將‘花好夢圓’夢工廠品牌打響,吸納更多有才藝的社區貧困、失業青年,幫助他們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