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何將青春在鄉村“安放”——泗縣村級后備干部訪談
    2019-02-15 09:27:00  來源:鄉村干部報  作者:倪敏 李慧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安徽省泗縣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276名村(社區)后備干部中,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不過35歲。與多數同齡人選擇逃離農村相比,他們的“逆行”無疑成了鄉村的一道別樣風景。日前,記者專訪了他們中的5位,試圖破譯他們內心深處的鄉土情結和青春密碼。

    彭 博

      被一條朋友圈吸引回鄉

      在村委會同事的眼里,1996年出生的彭博是標準的“小鮮肉”:精通網絡愛時尚,在大學學的是旅游管理專業。彭博畢業后先后在河北、上海等地從事導游和餐飲工作,月收入七八千元。2018年11月,泗縣公開招聘村(社區)后備干部的消息一出,親朋好友立即熱轉并@他,彭博決定回家參加應試,最終順利入選。

      “你為什么選擇回來?”彭博實話實說,“都說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可是對我而言,只有留不下的城市,因為我本來就是農村孩子。”

      告別異地漂泊的生活后,彭博每天7點多從家出發,頂著晨露到村部上班。對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他打心眼里珍惜。入職沒多久,就領到了工作任務: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出點子。草莓種植一直是石梁河村的重點產業,彭博思索著如何用“互聯網+”創造新的增長點:是否可以搭建網上平臺,讓村里加入支付寶口碑服務中的周邊游,吸引散客前來促進草莓銷售?空閑時間,彭博還會跟著村里的其他干部走訪農戶,并互相探討工作思路。

      轉眼彭博拿到了第一個月收入,“想到很少,沒想到會這么少。”他坦言基層比想像的辛苦,“但是很鍛煉人,我從未如此了解家鄉。”他期待更快融入鄉土生活,為家鄉做貢獻。

    劉 芳

      不做園長做“村長”

      1983年出生的劉芳,在報考時剛好掐在了35歲這個點上。“一直想為家鄉做點貢獻,幸好有機會趕上這班車。”

      從安徽電大畢業后,劉芳在泗城鎮民辦幼兒園擔任班主任。2011年,她回到自己從小長大的大路口鄉大季村,投資創辦了村里唯一的幼兒園,從最初的80多個孩子到如今的300個孩子,劉芳的民辦幼兒園規模越來越大。“學習是幫助鄉村孩子改變命運的最佳路徑,現在幼兒園已經走上正軌,我又招聘了兩個業務園長負責具體工作。這樣,我就能騰出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劉芳笑著說。

      劉芳想做的事,就是為家鄉發展出力。她的這一想法,是受到父親的影響。“我父親過去是縣里的勞模,他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特別是他的一句名言‘無論做什么,要么做好,要么不做’,我一直都銘記在心。”

      成為后備村干以來,劉芳深感扶貧需要智慧,不比開辦一所幼兒園花的心思少,“一定要用心,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踏實做好。”從事教育事業多年,劉芳有著老師的耐心和認真,“走訪貧困戶,要多換位思考,勤跑多聊,才能成為受老百姓歡迎的后備干部。”

    朱 亮

      辭去上海高薪工作毅然返鄉

      “在北京當兵5年,部隊鐵的紀律鍛煉了我。”初次見到29歲的朱亮,記者便察覺出他身上有著超越同齡人的穩重和成熟。朱亮是泗縣大莊鎮新集村人。退伍后,來到上海打拼,加盟房地產銷售大軍。當兵“煉”出來的果敢堅毅,農村孩子的吃苦耐勞,讓朱亮很快成為月收入上萬元的銷售能手,負責30多人的銷售團隊。

      “在他人眼中,我在一線城市工作,事業做得‘風生水起’,收入也頗豐,但是身在異鄉漂泊的迷茫,只有自己體會最深。”提及過往,朱亮十分淡然。他說,雖然自己每天都在向別人推銷房子,但是動輒幾萬一平米的房價,自己根本買不起,也就無法在這個城市扎根安家。

      “相反家鄉的變化很大。幾乎每次回家都有新發現。”朱亮說,讓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從宿州市坐車到泗縣縣城,出了泗縣汽車站,卻不知道回家的路,家鄉完全變樣了。

      驚訝于家鄉的變化,帶著都市打拼的經驗,在2018年下半年得知泗縣招聘村級后備干部的信息后,朱亮選擇回到家鄉。“我從小喜歡木頭,回鄉以后可以圓自己的苗木創業夢,還可以用上城市先進的經營理念,帶領鄉親一起致富。”如今,朱亮期望自己能在后備干部歷練中快速成長,實現更高的人生目標。

    周繞繞

      反哺之心鋪就歸鄉路

      2015年,周繞繞從東北農業大學畢業后,便選擇來到山東臨沂工作。因為當時校招的企業中,只有臨沂離自己老家泗縣最近,她的母親身體不好,這樣能方便回家。2017年5月,母親病故后,父親身體也一直不好。

      除了照顧家人的原因外,考上大學以來,周繞繞一家一直受到當地組織的照顧,反哺之心也是她決意回到家鄉的因素。

      “我家是因學、因病致貧家庭,也是村里幫扶的貧困戶。”2011年,周繞繞和哥哥同年考上大學,全家在開心之余,也為學費犯愁。鎮里村里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讓兄妹倆順利入學。求學期間,周繞繞母親一直在化療,父親又忙于照顧母親,全家沒有了經濟來源,懂事的周繞繞邊求學邊勤工儉學。她送過快遞,做過家教,在學校農業基地做兼職等,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

      順利成為后備干部后,周繞繞說“過去,都是別人來幫助我。現在,該是我回饋家鄉的時候了。”抱著“反哺”的念頭,周繞繞在村部和自家的老屋間,找到了服務鄉親的路。

    孫遠賀

      讓家鄉桃子賣出“上海價”

      泗縣大莊鎮曙光村小宋自然村以美麗鄉村而聞名,每年春夏之交,這里的梨花節吸引了江蘇、安徽大批客流。

      孫遠賀的大棚里種有8畝桃樹和20畝蔬菜。在與孫遠賀交流時,你難以想象,眼前這位一身沾滿泥土的小伙子,2年前竟是出沒上海金融公司、衣著光鮮的產品經理。

      孫遠賀的父親孫加明悄悄透露:“當時他連出國護照都辦了,因為一次在精品超市的買桃經歷,讓他的人生從此轉折。”

      “同樣的蜜桃,在村里只有幾塊錢一斤,放到上海精品超市卻賣到大幾十塊一斤,買的人還很多。”瞬間被刺激的孫遠賀當時就想:“還不如自己回鄉種出一批好桃子。”

      想法萌芽后,關鍵是實踐。2016年底,孫遠賀從上海回來,專門到江蘇省東海縣學習種桃,“吃飯睡覺都在桃園旁的棚子里。”就這樣,他拋棄了大上海的繁華,回鄉種了8畝地的桃樹。“投資40多萬,18塊一棵樹,種了1500棵。”他比劃著告訴記者,等桃子結出來,每個有6兩重甚至更大。

      同村村民孫勇、孫建設,在孫遠賀手把手的傳授下,學會了大棚蔬菜種植。“2018年7月種下的萵筍,你看,現在長勢多好。”孫遠賀掀開大棚上的白膜向記者展示。

      考上后備村干后,大棚里的活由他父親操勞。孫加明是鄉里有名的養殖大戶,而今兒子帶領村民開展產業扶貧,他打心眼里支持,2019年春天將是胭脂桃第一年掛果,“希望在梨花節上不僅有梨吃,桃子也能熱銷。”

      “如何讓村里的桃子賣到各地大都市,賣出大上海的價格?”孫遠賀正在琢磨網上銷售平臺,鍵盤上延伸富民路。

     

    相關新聞:泗縣招聘276名村級后備干部

     

    責編:車婧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曰韩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级有码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