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三,貴陽市清鎮市青龍山街道東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派熱鬧景象,黨員干部和居民一起打掃公共衛生、圍繞社區建設開展討論……“小區有回遷戶、安置戶、租住戶,生活習慣不同,之前矛盾易發多發?,F在社區開展‘相約星期三’等活動,大家定期見面交流,逐漸形成愛護家園的共識,氣順了心齊了。”社區居民段明文說。
東山社區的實踐,是貴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生動注腳。近年來,貴州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總載體,聚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實施“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著力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夯實基礎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只有黨的各級組織都健全、都過硬,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黨的領導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構建大抓基層的“四梁八柱”。通過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廣泛征求意見,打出一套推動全省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2023年1月至5月,貴州省委先后出臺關于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農村、城市、機關、國有企業、高校、公立醫院、新興領域7個領域基層黨建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圍繞“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總載體,堅持發揮優勢、注重引領、整合資源、解決難題、推進共治、凝聚群眾,著力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等重點任務,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破解大抓基層的難點問題。今年,省委把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作為省委常委會大興調查研究推進重點工作的十個課題中的第一個,省委主要領導牽頭負責,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多次進行專題研究,緊盯基層干部急難愁盼和“老大難”問題,圍繞“減負、增收、提質、拓渠、優考”5個方面重點,提出了30條具體政策措施,明確了為基層減負賦能、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思路舉措。
把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關鍵。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進一步充實基層黨建工作力量,加大發展黨員工作力度,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積極引導黨員作貢獻、當先鋒,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分類施策
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我腿上有傷,行動不便,母親有心臟病。眼看大雨要來,心里慌得不行?!?月下旬,織金縣自強鄉橋上村連降大雨,村民鄔亞興正憂心忡忡,自強鄉黨委組織委員孫加文就帶著村干部和消防隊員趕到,幾個人用擔架把鄔亞興抬上了皮劃艇,又把他母親背了上去,成功撤離。
基層黨組織是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貴州從農村到社區、從國企到民企、從傳統領域到新興領域,不斷擴大黨在基層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持續增強戰斗力凝聚力。
在農村,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實施村級后備力量培養工程。集中選派3萬余名駐村干部幫扶1萬余個村,“一縣一方案”統籌推進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取得新成效;因地制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2023年整合8.32億元資金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較2022年增加797個;50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綻放新顏。
在城市,深入推進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省、市、縣三級全部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并完善運行規則,持續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能力,365個街道和2499個城市社區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并實行兼職委員制。設立1.8萬個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延伸黨的組織覆蓋。深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將2.5萬名社區工作者納入職業體系管理,新選聘5700多名社區工作者。優化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功能,推動33.9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融入基層治理。
……
在新興領域,省委組織部主要領導開展領題調研,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創新發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質效不斷提升。推進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加強組織覆蓋、融入社區治理、完善服務體系,增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凝聚力、成就感、獲得感,進一步引領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提升治理效能。
排隊抓尾
讓后進趕先進、先進更前進
去年以來,貴州農村、城市基層黨組織深入實施“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有力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明確排隊標準。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全省各地聚焦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個基本”建設成效,根據平時掌握的情況,結合上年度綜合考核、“擂臺比武”、述職評議等結果,對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進行科學評價、全面排隊分類,逐一“過篩子”,按照一定比例確定后進和先進黨組織。
著力整頓后進。對后進基層黨組織,“一對一”精準制定整頓提升方案,對癥下藥,精準整頓。貴陽市采取鄉鎮摸排、區縣研判、市級統籌的方式,確定后進村(社區)黨組織134個,為后進村(社區)黨組織量身定制整頓方案和驗收標準。畢節市大方縣紅旗街道路塘社區因環境臟亂差,群眾缺少致富門路、滿意度低,被列為后進,街道黨工委下派3名干部到社區黨支部幫助工作,指導社區利用閑置鋪面撬動社會資金投入,帶動周邊商鋪重新經營發展起來,有效解決群眾就業難、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
培育先進典型。培育選樹一批基層黨建先進典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通過召開觀摩會、打造基層黨建實訓基地等方式,推動基層黨組織跟著學、照著做。培育先進典型人物,采取“名支書工作室”“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論壇等方式,發揮先進典型人物的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