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工作在街道社區的大學生村官,我深深認識到社區居委會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們的工作至關重要,老百姓有什么疑問第一個想到并能夠找到的基層組織就是社區。我們每天穿梭在形形色色的群眾中,看著有人對著新政策迷茫不解,有人錯過好的政策補貼,有人白跑好多機關單位只是為了落一個黨組織關系,再比如前段時間朋友圈關于辦理獨生子女證的話題,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以訛傳訛,出門在外的急急忙忙趕回老家、農村戶口的錯來街道辦事處辦理、扎堆到社區排長隊等登記、不明白獨生子女證到底有什么用只是盲目從眾等等現象,當我意識到現階段社區存在的這種問題時,我堅信通過網絡可以更迅速的傳達群眾關心的各種信息,及時掌握社情民意,更好的服務群眾。
在我看來手機現已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微信公眾平臺也順勢成為大家茶余飯后關注的一項,作為魁星社區書記助理,如何讓社區工作更多融入生活,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看著朋友圈越來越多的“微商公眾號”,我不由的想,社區工作為什么不能像這些“微商”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讓老百姓在家就能了解到他們想知道的消息?不用奔波在各個部門,不用質疑消息真假,能第一時間收到與百姓自身相關的政策信息,于是一個想法在我心中形成:建設為群眾服務微平臺!
為了順利建設“微平臺”,我首先和領導溝通,提出實施方案,緊接著我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先后走訪了社區部分居民群眾,和他們親切交談交流,詢問他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和期望,掌握基層一線的社情民意,現場回答居民的問題。隨后,組織社區居委會召開座談交流會,聽取社區黨委關于開展建設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思路,聽取黨員及居民對社區建設的意見建議。通過一系列的調研考察,在確定了“微平臺”的可行性之后,最終決定全力打造為群眾服務微平臺,為居民提供政策宣傳、信息發布等服務。確定建立微平臺后,我立即聯系有經驗的朋友,聽取他們的意見,注冊微信公眾平臺,提交申請材料,設立微信平臺服務模塊,前前后后近一個星期之后,“魁星居民之家”微平臺成功上線。這個別開生面的便民利民服務新舉措,不僅了實現信息互通,更使資源共享,贏得黨員群眾一致好評!
微信小平臺,生活大舞臺。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時時刻刻想著如何為群眾服務,我希望通過創新開展“移動式”網上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積極構建黨建工作微平臺,打造信息服務微窗口,營造社安民和微氛圍的方式能使社區的工作更加多元化,通過不同的渠道載體將群眾所想所需的信息,及時的傳達到千家萬戶。用一個大學生村官的力量,做好百姓的貼心人,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現小小村官為民服務的大夢想。 (作者為遼寧省鳳城市魁星社區書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