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當村官不是鍍金,不搞花架子,就是扎扎實實,為民謀利,帶民致富。
十月,正值農忙。遼寧沈陽,蘇家屯區官立堡村。穿梭忙碌在水田間,有一名挺著大肚子的女青年。村里的大媽們都心疼她:閨女,月份大了,可不敢這么干!可她硬是挺到收割完成,第二天就被推進了產房。
誰能想象,這位臨產前還能下地干農活的“女漢子”七年前還是一個生活在城市小康家庭,在家中幾乎“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嬌女。對這位當年叱咤大學校園的學生會主席,同學們都不理解:她的畢業選擇怎么會是農村?
“為什么如此堅持,其實2010年你已經考取了公務員?”記者問。
“總感覺還有很多事沒做完,我還可以做得更好?!边@個可愛爽朗的姑娘笑笑。7年的青春,農村承載了她越來越多的情感和夢想。
那可能是吳書香第一次與家人發生激烈的爭執?!拔乙ゴ笪鞅碑斨驹刚撸∥乙媚贻p,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全家人都拗不過她,92歲的爺爺發了話:“你去,我也跟著去!”還是母親摸透了女兒的心思,看到報紙上“首屆大學生村官選聘”的消息,立即給她打了電話:“想吃苦,你就去吧!至少離家近一些。”
吳書香就這樣來到了農村。“原以為只要村干部一句話,大伙都會跟著上。后來才發現,連融入都困難?!钡谝淮胃孱I導走水田,每走一步鞋子總陷在地里?!按髮W生下地還得跟個提鞋的”,村民的一句玩笑話讓她難過了許久。
從那之后,吳書香幾乎告別了高跟鞋和花裙子,每天午飯后就踏上靴子走到水田邊溜達。她告訴自己:“先當村民,后當村官”,鄉親們泡地她看水,老黨員春游她服務,清三堆、修作業路,她抄起工具就走……慢慢地,她發現村民們開始親切地喊她“吳兒”,小事小情都愛找她幫忙。
融入只是開始,開展起工作才是真正的挑戰?!按鍍晌?,如何能讓村民都凝聚在你的周圍?村官,如果不能為村民謀福利你還能干什么?”這是永遠裝在吳書香腦中的問題。
作為遼寧省水稻良種繁育基地,蘇家屯區的優質大米以往卻常常被低價收購,然后被冠以其他品牌再高價銷售。2009年,吳書香所在的官立堡村規劃出300畝實驗田,成立了農業機械化服務合作社。從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到購買農機,組織培訓,大大小小的事務全是“吳兒”在跑。毫無經驗的她不僅用機械化的方式解放了勞動力,使大伙有了更多的閑暇時光,也讓村民們獲得了更高的經濟效益,每畝節省60元,增產50公斤。
趁熱打鐵,官立堡村很快對接了電商平臺做起了自己的品牌“農家自留米”。可是銷量并非想象中那么好?!跋翊竺走@種比較單一的產品,一旦進入市場馬上就被同質化了”,吳書香又有了新的困惑,“如何能讓農民得到更充分的收益保障?”
2013年,吳書香帶領官立堡村推出了一個全新的訂單模式“水田招租,私人定制”——“客戶租種土地,每畝3000元。農戶提供農資、服務以及休閑農業體驗,保證每年年底每畝打出不少于800斤無農藥殘留的大米,大米均附有檢測報告”。
說來容易做來難。前期跑市場,就是去城市的各個小區門口發傳單,不知道遇到過多少人的冷眼相對才迎來了第一單;為了保證“無殘留”,村里開辟的35畝地幾乎養了三年,吳書香堅定地背負著質疑:“真把土地撂荒了,怎么和老百姓交代?”“即便技術上達到了檢驗標準,萬一口感不好怎么辦呢?”背后好像總有一支發令槍,吳書香時時刻刻都在擔心著……再后來,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其實就在本次“五四獎章”頒獎的前一個多月,吳書香就曾來到北京。那時她正休著產假,放下4個多月的女兒,她來參加達沃斯論壇的一場社區活動。找到一位業務涉及農業的跨國公司負責人,她熱情地推薦自己的項目,滿心期待著大公司能在村里建立一個基地,通過他們對硬件的投入,而讓整個農業產業達到一種標準。
可是對方卻明明白白地告訴她:“我們可能會把加工廠放在中國,但是不會把原料地放在這里?!?/p>
“環境污染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難以避免的問題。怎么辦呢?”
一句警言成了一次啟迪。吳書香越來越堅定了理想——基于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讓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如果給我的夢想取一個名字,我希望它叫做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