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本溪市委組織部在完成省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同時,實施本溪市大學生村官選聘計劃,完善擇優選拔、跟蹤培養、激勵保障、放手使用工作機制,目前已選聘大學生村官222人,覆蓋農村89個、社區114個。
一是廣泛發動,擇優選拔。將大學生村官工作納入市委實施選拔培養優秀年輕干部“1323”工程來推進,為吸引本溪籍優秀高校畢業生“回歸家鄉、建設家鄉”,提升選聘質量,通過印發通知、答記者問等形式,引導和鼓勵符合條件的應屆高校畢業生踴躍報名。近年來參加選聘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達到100多所,報名學生達到260多人。同時,堅持與中央、省委選聘大學生村官同一標準,嚴格履行資格審核、筆試篩選、組織考察和體檢公示等選聘程序。
二是強化培訓,跟蹤培養。本溪市將大學生村官培訓納入干部培訓計劃,進行統籌安排,在市委黨校集中舉辦崗前培訓班,積極推薦他們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年培訓達100余人次。實施“4+1”結對幫帶模式,確定鄉鎮黨委副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優秀黨員及農村“田秀才”、“土專家”作為幫帶培養責任人,實行“導師制”結對跟蹤培養。目前,本溪市已舉辦各類培訓班26個,參訓500多人次,為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悉心關愛,激勵保障。市委組織部牽頭成立市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協調小組,指導各縣(區)成立專門機構,明確鄉鎮(村)黨組織書記為大學生村官日常管理的主要責任人,形成市、縣(區)、鄉鎮、村“四級聯動”管理體系。出臺《本溪市大學生村官考核工作辦法(試行)》,指導各縣(區)制定實行以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度量化積分考核為主要內容的具體實施辦法,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提拔使用,考錄選調生、公務員、事業單位及續聘、獎懲的重要依據。市、縣(區)兩級財政每年投入資金落實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補貼和保險等待遇。
四是搭建平臺,放手使用。今年以來,依托村、社區建立的為民服務站(室),大學生村官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做出各類服務承諾600余條,為群眾提供服務1000余次;所有大學生村官一人一本民情筆記,走訪村(居)民家庭近10000戶,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200余件;做好“千名院士專家進千戶企業”行動和“雙百聯動”項目的聯絡員,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聯合群眾成立有規模的農業合作組織10個,推進設施農業和規?;N植等致富項目30多個;全員投身“共產黨員先鋒工程”,組織開展巡回宣講、科普大集、文藝演出等40多個場次,協調解決征地拆遷、計生、信訪等問題700余件次,大學生村官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基層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歡迎與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