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與會代表參觀賀蘭縣習崗鎮新平園區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張 艷供圖
9月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現場推進會在賀蘭縣召開。會議在實地觀摩的基礎上,總結、交流、推廣賀蘭縣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的經驗做法。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傅興國出席會議并講話。
傅興國指出,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是農村黨建與經濟工作有機結合的具體體現,是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際行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現實需要,是在實踐中培養鍛煉年輕干部的內在要求,將為推動農村發展、引領農民致富提供新的動力源。
傅興國勉勵全區大學生村官,順應時代要求,積極主動創新創業。一要有舍我其誰敢為人先的自信自覺。大學生村官盡管已走出校門、脫去校服,但在當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時代,學習沒有畢業、只有畢生,要以“歸零心態”,盡快轉變角色,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農村,在服務農民群眾中砥礪前行、成長成才。善于抓住農村改革發展這個絕佳歷史機遇,通過提升創業素質、掌握創業技能開辟屬于自己的天地,享受創業成功帶來的樂趣和榮耀。二要立足傳統農業發掘特色產業。寧夏農業條件得天獨厚,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是“枸杞之鄉”“灘羊之鄉”“甘草之鄉”“硒砂瓜之鄉”“馬鈴薯之鄉”,在農村創新創業,應注重發揮傳統優勢,利用好 “原字號”“老字號”“寧字號”農產品,主動為村黨組織出謀劃策,不斷提升農產品品質,幫助群眾拓寬銷路,把品牌打出去,使特色農產品不斷做大做強。通過引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造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文化、生態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以更優質的產品、更周到的服務贏得市場。三要注重運用“互聯網+農業”新興載體。推行“互聯網+農業”,打造創業新空間,是大學生村官創業成長的新機遇。特別是在建檔立卡貧困村工作的村官,不僅自己要利用“互聯網+”創業,同時要注重發揮自身優勢,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幫助他們學會運用網絡,掌握基本方法。目前,自治區政務云建設已推進延伸到鄉鎮街道、行政村和社區,大家要借助政務云平臺和互聯網優勢資源,運用大數據分析,摸清市場供給,最大限度提高農業經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傅興國強調,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離不開個人努力,更離不開組織的真正重視、真心關愛、真情幫助。各級黨組織和相關部門要在政策信息、項目資金等方面,加大對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的關心扶持。
樹立鮮明用人導向,激勵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今后,在各類針對大學生村官的選拔任用中,不僅要看思想作風、工作表現,還要考察創新創業情況。同等條件下,要優先使用創新創業實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大學生村官。在全區村“兩委”換屆中,加大對創新創業大學生村官的選拔力度,特別優秀的,要大膽選拔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崗位上來。
運用務實管用辦法,引導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一方面,堅持縣區組織部門干部、鄉鎮領導干部、村干部聯系幫帶大學生村官的“3+1”幫帶制度,特別是當大學生村官在創新創業中遇到困惑和難題時,要及時出謀劃策、提供支持、掃除障礙。另一方面,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通過舉辦創業訓練營、創業論壇、創業講堂等方式,邀請創業培訓專家、成功企業家等,為大學生村官講授創業項目選擇、預測啟動資金、評估市場等創業知識,進行手把手輔導,推動大學生村官從學生向創業者轉變。
整合各種優勢資源,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組織部門要加大協調力度,在注冊登記、稅費減免、項目用地等方面,為大學生村官創辦實體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農業示范園區項目、科技示范項目、扶貧開發項目等,大學生村官符合條件的,可以優先享受、優先扶持。各地要在創業貸款擔保基金中為大學生村官開辟綠色通道,制定專門的資金扶持措施。
會上,賀蘭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吳靜,賀蘭縣習崗鎮黨委書記韓廷鋒,賀蘭縣習崗鎮黨委組織委員、大學生村官陳瑛,賀蘭縣洪廣鎮欣榮村黨支部委員、大學生村官陳國安,賀蘭縣通義村大學生村官田永波等5位同志作了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