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關心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著力構建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努力使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積極搭建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的實踐舞臺,通過引導、鼓勵、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使他們成為推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理念擺在核心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群眾的積極性和創業精神引導好、保護好,為改革發展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大學生村官作為基層新生力量,發揮他們在創新創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對于推動農村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是農村黨建與經濟工作有機結合的具體體現。抓好農村黨建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通過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助推農村發展,找準基層黨建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有利于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是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際行動。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著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寧夏作為欠發達地區,更需要動員全區黨員群眾自主創業、艱苦創業、踴躍創業。大學生村官有知識、有抱負、有能力,讓他們帶頭并帶動廣大農民參與創業,有利于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企業創新業、干部創事業、全民創大業”的濃厚氛圍。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現實需要。我區目前還有8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58萬貧困人口,而且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任務十分艱巨。通過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尋找致富門路,是示范引領貧困人口立足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就地脫貧的好途徑。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是在實踐中培養鍛煉干部的內在要求。農村基層是年輕干部熟悉社會、了解國情區情民情的最好課堂,也是培養人才、鍛煉干部的重要陣地。大學生村官投身創新創業大潮,既能在農村這個大課堂中鍛煉成長、施展才華,又能有效解決對農業農村農民缺乏認識、感情不深等問題。
二、大學生村官要順應時代要求,積極主動創新創業
一要有舍我其誰敢為人先的自信自覺。大學生村官剛從學校走向社會,要以“歸零心態”,找準定位,轉變角色,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農村,在服務農民群眾中砥礪前行、成長成才。目前,全區大學生村官成功創業的人數仍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信心、內生動力不足,對自己和這份職業缺乏準確定位。當前,農村改革發展的進程越來越快,中央和地方對“三農”工作的投入越來越大,在農村創新創業的機遇越來越多。大學生村官要轉變觀念,克服畏難情緒和恐懼心理,以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和自信,主動融入改革、投身改革、實踐改革,通過提升創業素質、掌握創業技能,開辟屬于自己的天地,享受創業成功帶來的樂趣和榮耀。
二要立足傳統農業發掘特色產業。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創新創業,一定要落到創造經濟價值、推動農村發展、促進群眾增收上。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寧夏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造就了“枸杞之鄉”“灘羊之鄉”“甘草之鄉”“硒砂瓜之鄉”“馬鈴薯之鄉”、賀蘭山東麓優質釀酒葡萄等產業基地。大學生村官要注重發揮這些傳統優勢,利用好這些“原字號”“老字號”“寧字號”農產品,主動為村黨組織出謀劃策,不斷提升農產品品質,幫助群眾拓寬銷路,把品牌打出去,把特色農業做大做強。要注重挖掘升級傳統產業,通過引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造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文化、生態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同時,還可根據本地區位優勢,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培育其他特色產業。
三要注重運用“互聯網+農業”新興載體。當今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方興未艾。對于農村來說,跟上了“互聯網+”、抓住“數字機遇”,就可以縮小與其他領域發展的差距;跟不上“互聯網+”,就會帶來“數字鴻溝”,進一步拉大差距。電商下鄉,提速小康。農村電商投入少、見效快,大學生村官要充分運用電子商務平臺,幫助群眾從單純自己種自己賣轉向別人幫著賣,從實體店單點銷售轉向網絡店多點推銷,不斷拓寬銷售市場,化解農產品難賣問題。特別是在建檔立卡貧困村工作的村官,不僅自己要利用“互聯網+”創業,還要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幫助他們學會運用網絡,掌握基本方法。
三、堅持多措并舉,進一步激發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活力
一要樹立鮮明用人導向,激勵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對那些安心扎根農村,銳意創新,主動創業,帶領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干出一番事業的大學生村官,組織上要高看一眼,多扶一把,指引他們進步,幫助他們成功。在各類針對大學生村官的選拔任用中,不僅看思想作風、工作表現,還看創新創業情況。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創新創業實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大學生村官??h區組織部門、鄉鎮黨委要掌握一批有創新創業實際行動的大學生村官,對其中特別優秀的,要大膽選用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崗位上來。
二要運用務實管用辦法,引導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要堅持縣區組織部門干部、鄉鎮領導干部、村干部聯系幫帶大學生村官的“3+1”幫帶制度,主動向大學生村官傳授工作方法,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特別是當大學生村官在創新創業中遇到困惑和難題時,及時出謀劃策、提供支持、清除障礙。要通過自治區抓示范培訓、地級市抓提升培訓、縣區抓日常培訓、鄉鎮抓幫帶培訓,有計劃地提升大學生村官綜合素質。要選派農技專家、科技特派員結對幫帶,及時論證指導,提供政策、信息、技術、經驗管理等方面支持,減少投資失誤,規避市場風險。要邀請創業培訓專家、成功企業家,為大學生村官講授創業項目選擇、預測啟動資金、評估市場行情等創業知識。
三要整合資源,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各級黨組織和相關部門、群眾團體要切實發揮政策、資源和部門優勢,全力以赴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組織部門要加大協調力度,凡是政策允許的,要在注冊登記、稅費減免、項目用地等方面,為大學生村官創辦項目實體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各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農業示范園區項目、科技示范項目、扶貧開發項目等,大學生村官符合條件的,可以優先享受、優先扶持。要探索建立黨委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創業扶持模式,通過減免行政事業收費、提供貼息貸款、發放補助等方式,為大學生村官創業“開源節流”,提供資金保障。(作者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