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中國農業大學、農民日報社等單位主辦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村官論壇近日在山西長治召開,論壇發布的《2016―2017中國大學生村官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在崗大學生村官人數超過10萬人。下一步要針對大學生村官群體存在的融入難、干事難、創業難等問題,進一步完善科學培養機制和支持保障力度。(8月6日《人民日報》)
龐大的村官隊伍為基層注入了無限生機活力,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主力軍之一,深受基層領導和群眾歡迎。雖然大學生村官選聘質量穩步提升,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各項政策逐步完善,流通渠道更加多元,但大學生村官群體依然存在融入難、干事難、創業難等問題,如何有效解決這“三難問題”,需要科學培養機制和支持保障力度的完善,也少不了村官自身的主動作為,大學生村官要主動破解“三難問題”。
找準定位,主動破解融入難。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期,農村亟需人才,大學生村官要認準“助理”的角色定位,幫助領導理好公事,幫助群眾理好民事,時刻懷著為村民謀利的情、揣著為貧困村服務的心、帶著發展農業的勁,認真思索,主動融入,在服務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大有所為。一是要認真學習研究農村政策法規,主動找還在農村工作的和在農村工作過的領導干部和同事學習請教;二是要樹立扎根基層、敢于吃苦、甘愿奉獻的精神,把對群眾的關心和熱愛融入到具體工作中,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三是要主動為村“兩委”當好參謀和助手,搞好班子團結,經常溝通思想,做到互敬、互諒、互讓,在工作上成為好伙伴,生活中成為好朋友,齊心協力把農村各項工作搞好。
解放思想,主動破解干事難。大學生村官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帶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創新意識,勇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不斷尋求新辦法,開辟新道路,實現新目標。一是要主動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提高政治素質是保持干事先進性最基本的要求;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才能遇事不慌,處變不驚,無論順境、逆境,始終積極向上;在工作、生活的節奏、壓力日益增加的情況下,一個健康的體魄是必不可少的;二是要主動學習,結合實際干實事。要引導和幫助農民群眾培育壯大支柱產業、用活扶貧政策、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切實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自己首先要有理論基礎,用知識或經驗武裝自己的頭腦;再結合實際,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所學知識,因地制宜,利用區位、基礎和特色,找出一條適合農村發展的路子。
積極帶頭,主動破解創業難。大學生村官文化程度高,思想觀念新,工作有激情,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條件,主動創業,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逐步改變農民的思想,激勵他們創業致富。一是要選對一個項目。每個村有不同的情況,客觀條件的差異要求村官要實事求是,綜合考慮,如果一旦選錯項目,不僅僅意味著首次創業的失敗,更是對自己自信心的巨大打擊;二是要解決資金和技術難題。解決資金難題要積極通過政策扶持、創業貸款、多人合作眾籌等方式,籌集資金為自己創業提供幫助。解決技術難題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多向企業老板、技術專家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三是要制定創業目標、引導創業之路。做到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斷磨練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在群眾中多宣傳、多指導,鼓勵更多的村民參與創業,主動分享自己的創業成果,帶動群眾就業創業致富,實現創業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