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糧食生產支持 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2020-10-28 09:24: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辛賢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著力強化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保護,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加大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國家持續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提高。

      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積極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今年即將建成8億畝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到2022年將建成10億畝左右,以此可以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據測算,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生產保護區建成后,可保障我國口糧消費的95%,谷物消費的90%,大豆消費的14%,穩住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的基本盤。

      出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動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2019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11億千瓦左右,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0%,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農業生產方式實現從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機械動力的歷史性轉變。

      支持打造科技創新強力引擎

      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發展,堅持科教興農戰略,不斷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應用,積極推廣優良品種和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2019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比1996年的15.5%提高了43.7個百分點,糧食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提高到96%以上。這是我國大力推進科教興農取得的顯著成效,是我國在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的結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近年來,國家支持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服務和帶動小農戶發展的能力,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家庭農場超過100萬家,在提升農產品數量和質量、農業結構調整以及提高農民收入方面都收效顯著。目前,全國農民合作社超過220萬家,農民合作社聯合社10273家,農民合作社成員6682.8萬個,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農戶。

      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經營的主要形式,立足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通過支持農技推廣、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干收儲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型規模經營,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正在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讓地方抓糧農民種糧不吃虧

      農業補貼政策基本框架建立后,補貼種類不斷增加、覆蓋范圍逐步擴大,補貼力度也在逐年加大。2015年國家決定開展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三項補貼”改革試點,2016年在全國推開,將“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防止出現“谷賤傷農”和“賣糧難”,2004年以來,逐步建立了以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為重點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隨著市場形勢發展變化,糧食供給更加充裕,按照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2014年起先后取消了大豆、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生產者補貼”新機制,2016年起逐步完善了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政策,實現了以市場化收購為主。2020年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提高早秈稻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格。補貼政策和價格支持政策在穩定市場價格、保護農民收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堅持和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發揮糧食主產區優勢,加大對產糧大縣的轉移支付力度,調動地方重農抓糧積極性。近年來,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貢獻了近80%的糧食總產量、90%以上的糧食增產,糧食主產區優勢更加彰顯。

      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業風險保障體系步伐,按照“擴面、增品、提標”要求,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支持政策,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實施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探索補貼撬動金融保險支農的有效路徑。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2007年的53.3億元,到2019年實現672.5億元,年均增長23.5%,提供風險保障從2007年的1126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3.6萬億元,服務農戶從4981萬戶次增長到1.8億戶次,為地方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提供了風險保障。

      隨著一系列糧食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并完善,政策效果也日益顯現。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277億斤,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以上,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稻谷、小麥自給率超過100%,玉米自給率多年穩定在95%以上,有效保障了我國糧食安全,為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特別是今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夏糧再獲豐收,產量達到2856億斤,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4.2億斤;早稻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470萬畝,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態勢。糧食連年豐收,為我國應對風險挑戰、穩定經濟社會大局發揮了“壓艙石”“穩定器”作用。

      糧食生產周期長、自然風險大、市場風險高、比較效益低,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相當長時間內糧食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國際農產品貿易不確定性增加,未來糧食供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下一步,必須繼續堅持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則,著力推動降成本、增效益、防風險,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采取有力舉措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讓農民務農種糧不吃虧、地方重農抓糧不吃虧,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供應安全,把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端穩端牢,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

    責編:車婧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最近更新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