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縣創新推動農村垃圾治理提升鄉村振興最好成色紀實
    2019-09-02 09:39:0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張振中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一個村在全縣首現“藍天俠”,“藍天俠”從開始的一個人到如今涌現出一批人,這樣一群“藍天俠”活躍在農村屋場、路邊、河畔治理垃圾,亂燒垃圾少一天,碧水藍天就多一分。

      一個鎮在全省首設藍色農村環保合作社,合作社從最初單純地收集垃圾到自治、自管,這樣一個以垃圾治理為主體的合作社忙在基層首創的最前沿,用保潔員的智慧與辛苦將以前的“灰色”換取成現在的“藍色”。

      一個縣在全國首創垃圾治理藍色體系,從最初擺放入戶藍色垃圾桶到如今統一設立“藍屋、藍車、藍島”,這樣一個藍色體系迸發出巨大的效應,形成了藍色經濟,使過去嗤之以鼻的垃圾變成了不可多得的資源。

      這樣的片斷不是故事,而是真實發生在湖南唯一一個榮獲“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激勵縣”“首個國家級生態縣”——長沙縣的垃圾治理現場;這樣的藍色從村到鎮再到縣,閃耀在全縣垃圾治理的第一線。

      在長沙縣委副書記、縣長張作林看來,垃圾治理是個全國性難題,即使是在長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也是難關中的難關,在長沙縣“五治”(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工作當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如果“治垃圾”沒搞好,“五治”的成色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會黯然失色。因此,長沙縣在垃圾治理這一方面持續攻克難關、不斷進行基層首創,全民發動、全民參與、全民治理,探索創新了垃圾治理藍色體系,破解了重大民生難題,為鄉村振興提升了成色。

      

      

     

      激發“民覺”,從百姓衣食住行源頭做起,做到垃圾治理減量化,將“難事”變成“藍事”

      

      垃圾分類,源頭減量是關鍵。老百姓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居多,因此,長沙縣引導民眾樹立“節約即環?!钡睦砟?,激發民眾的“自覺”,從衣、食、住、行、購源頭抓起,做到杜絕浪費、源頭減量。

      怎樣解決“吃”出來的垃圾?首先要“管住嘴巴”,力戒浪費現象,長沙縣決定從飲食源頭進行有效減量。

      兩年前,春華鎮每天的垃圾增量在全縣都是最高的,有時甚至高達30%-40%。春華山村全村1600余戶,從前因為垃圾不分類,每天產生近3噸生活垃圾,其中餐廚垃圾占了6成。在承辦酒席時,飯桌浪費嚴重。據春華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再明介紹,以前,春華山村辦紅白喜事時習慣于大操大辦,上齊12個菜,結果紅白喜事剛剛吃完,屋前屋后全是垃圾。

      長沙縣通過開展“治風”行動,狠剎鋪張浪費歪風。近兩年來,12道菜縮減至10道菜,同時大碗也變成中碗,份數與分量雙重減量,從源頭上減少了許多白色垃圾的產生。如今,春華山村在實施垃圾治理后,垃圾減量在80%左右,其中餐廚垃圾在減量中占6成。長沙縣各村辦酒席產生的垃圾量比原來減少了15%。

      “衣”也是源頭減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少村民覺得有些舊衣服丟之可惜,放在可回收垃圾桶經常被送至焚燒,村民建議再擺放一個可以放舊衣服之類的專用桶。因此,果園鎮想民眾之所想,在長沙縣率先統一設計制作了淺藍、深藍兩種藍色垃圾桶放在家家戶戶院前,便于將垃圾進行二次分類。果園鎮鎮長彭朝溪認為,“愛心捐贈、‘衣’舊情深”,淺藍桶可以放置如舊衣服等高效利用的物品,這些舊衣服通過再分類捐送至貧困地區有需要的家庭;深藍色的垃圾桶可以放置低效利用的生活垃圾。這樣二次分類精準措施推出后,“‘衣’舊情深”讓有價值的舊東西“一樣利用”。

      購物產生的垃圾量也同樣驚人。據統計,我國每天僅買菜就要用掉10億個塑料袋。最近幾年,由于塑料袋在許多農村仍然是無償使用,導致使用量激增。

      從今年5月開始,果園鎮發起“禁塑”行動。“對于老百姓不能簡單地說禁,要變堵為疏?!惫麍@鎮黨委書記覃芳想到一招,開展“提起菜藍子、拎起布袋子”垃圾減量行動。讓村里一些擅長布藝竹藝的手藝人設計制作一批簡易的菜藍子、布袋子,既可以發放給部分村民購物,又可以激活農村手藝人的生意。

      推行3個月,不僅塑料袋白色垃圾減少8成,而且農村手工藝人的產品也旺銷了1倍。新明村手藝人楊果利用這個契機,和家人一起每天可做近20多個菜籃子,一天收入有200多元,從而讓垃圾治理這件難事變成促進農村經濟生態發展的“藍事”。

      

      

     

      倡導“民治”,從垃圾投收運處環節入手,做到垃圾治理資源化,將“垃圾”變成“資源”

      

      垃圾分類實施,最關鍵的是需要全民參與其中,垃圾分類、人人有責。長沙縣委副書記周虔認為,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民眾自我治理極其重要。長沙縣在縣、鎮、村三級層面發揮自治的力量,縣級層面“政民共建”垃圾治理藍色體系、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鎮級層面“鎮管民辦”成立藍色環保合作社,解決誰來組織推動的問題;村級層面評選“全民自評”的“藍天俠”,解決誰來帶頭干的問題;從而建立“縣統籌、鎮為主、村實施”的三級聯動、全民治理工作機制。

      在周虔看來,垃圾治理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長沙縣委、縣政府通過緊緊圍繞垃圾分類和資源利用兩個核心目標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處理,從縣級層面創建“藍桶、藍屋、藍車、藍島”藍色治理工作體系,治理鏈條從戶延伸到村、鎮、縣,基本形成了“農戶垃圾收集分類化、村鎮二次分揀精細化、縣級集中處理資源化”的垃圾處理模式。

      “四藍”構思從哪里來?這樣的構思吸取了垃圾治理的歷史經驗教訓,汲取了民眾的智慧。

      按照傳統的處置方式,2015年以前,大部分垃圾都堆放在露天敞口垃圾池中集中焚燒,敞口垃圾池基本上都建設在公路旁、水田邊、河道邊,僅在107國道長沙縣境內兩個鎮沿線路段就建設了76個。“濃煙到處飄,藍天變灰天;垃圾河中漂,污水打轉轉?!毖赝敬迕駪蛑o地說。由于在垃圾池低溫集中焚燒,能燃燒干凈的垃圾卻濃煙滾滾,嚴重影響空氣質量;不能燃燒干凈的垃圾殘余被風吹甚至是被人為倒入河中、稻田,長此以往,對一些村莊的地下水造成了污染。

      村民苦不堪言,環境不堪重負。長沙縣政府順應民意,主動作為,從2016年7月-2018年,長沙縣共取締農村地區1.54萬個焚燒桶和2.08萬座敞口垃圾池。

      敞口垃圾池拆了怎么辦?長沙縣最初部署設立垃圾桶,但垃圾桶由鎮村自行設計,顏色雜亂、極不規范,村民不知所從,導致垃圾投放分類不到位。2018年,參照全國標準,垃圾桶統一設置“藍、黑”兩種垃圾桶,藍桶有了,但垃圾減量還是沒有減下來。

      “燒也燒不得、埋也埋不得、呷也呷不得?!崩习傩杖绱朔从场iL沙縣農業農村局立即聯同“兩治辦”、城管局進村入戶摸排調查,征求民眾、專家、企業負責人的意見,以藍桶為標本,從縣級層面采取政民共建的方式探索構建“垃圾治理藍色體系”。

      長沙縣“兩治辦”負責人介紹,“藍、黑”兩桶設立了但垃圾減量沒有減下來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專業場所進行二次分類,因此,決定在鎮、村兩級設立“藍屋”,即二次分揀中心;但“藍屋”設立之后,問題隨之而來,每家每戶的藍、黑兩桶垃圾如何運送到“藍屋”?以前各村是不規范的腳踩車、手推車、三輪車,既不安全,也不對路,因此,決定采用快遞員駕駛的高質量四輪車,既安全又實用,適合在村組公路穿行。最關鍵的問題在最后一步:垃圾如何處置?長沙縣決定對垃圾進行最終分類處置,因此,在兩個專業環保公司設立“藍島”:即全縣垃圾統一處置、資源利用中心。

      “藍桶、藍屋、藍車、藍島”四藍體系構建后,垃圾量大幅減下來了。春華鎮九木村就是一個例證,2016年平均每月產生不可回收垃圾100噸,2017年巨減到20噸,2018年減少至2噸。長沙縣農村生活垃圾平均減量達到79%。

      不僅垃圾減量,而且通過“藍島”專業處置,垃圾變成了資源。一次性塑料杯、塑料餐盒、煙盒等具有熱值的RDF經過曬干,政府以每噸200元的價格給予回收補貼。專業環保公司采用熱解技術,對一次性塑料杯、塑料餐盒、煙盒等垃圾進行處理,將它們“變”為油、碳等高價值資源,形成“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的可復制藍色經濟模式。

      縣級層面政民共建“四藍體系”,鄉鎮一級怎么進行基層首創?

      果園鎮“鎮管民辦藍色環保合作社”的創新就給出了答案。10年前,果園鎮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農村環保合作社,利用這個平臺,1年前,果園鎮因勢利導,抓住治理垃圾這件關鍵大事,在湖南率先創建藍色環保合作社,發揮民眾的力量重點對垃圾進行治理。

      合作社由村民自發成立,46個專職保潔員專門從村居民中產生,做到民設;保潔員推選善謀事、責任心強的人來做管理,做到民管;從退休干部和村民中抽調專人進行專門考核,做到民查;經費民籌,推行村民自繳垃圾處置費,農戶每年繳50-60元,2018年長沙縣共繳垃圾處置費589萬元,促進由政府大包大攬向群眾全面參與、自覺付費和全民共建共享的方向轉變……民設、民管、民查、民籌,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民治的作用在各個環節得以體現。

      鄉鎮有探索,鄉村也有首創。在金井鎮金龍村,有100余名“藍天俠”成員活躍在垃圾收集分類的第一線,而這樣100余人的團隊最初只有一個人。

      今年5月14日,為推行“藍天碧水保衛戰工程”,金井鎮金龍村以黨小組為單位開展“垃圾治理”比賽,經過角逐,萬松園黨小組奪魁,組長張勇因此獲得第一個“藍天俠”的稱號。張勇干勁十足,帶動越多越多的村民加入“藍天俠”團隊。

      

      

     

      實現“民享”,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著眼,做到垃圾治理無害化,將“垃圾危機”變成“環境生機”

      

      環境就是民生,環境也是生產力。在垃圾治理這項事關農村人居環境、農民群眾福祉的攻堅戰面前,長沙縣化“垃圾危機”為“環境生機”。

      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辦公室調研組在今年4月考察長沙縣的工作后認為,經過不斷努力,長沙縣基本形成了一套農戶可接受、保潔員易操作、干部好管理、治理有成效、經驗可復制的農村垃圾分類減量新辦法,建立了政府、環保合作社、保潔員、農戶多方參與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運行機制。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后,各類型垃圾都有了合理歸宿,村容村貌大幅改觀,人與自然和諧共享,農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對我們村民來說,民享就是實現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金井鎮金龍村村民湯超立說。

      金龍村是金井鎮唯一擁有2條支流的村落,金脫河與九溪河在村內蜿蜒而過,背靠勝山,可以說山水資源極其豐富。但幾年前,由于農村垃圾日益增多,電池、燈泡燈管、油漆桶等有害垃圾隨手亂扔;垃圾焚燒后濃煙通過窗戶飄進家里,塵屑濺落在菜葉子上;農藥瓶等固體污染廢棄物丟棄在茶山上、河壩里……垃圾對環境侵害很深,綠水青山不僅沒有變成金山銀山,反而成為“污水灰山”。

      為了做到無害化處理,經過精細分類后,金龍村將電池、燈泡燈管、油漆桶等有毒有害垃圾交由第三方公司進行專業處理,做到有害垃圾有序回收、規范處置,有效解決有毒有害垃圾出路問題;對可回收垃圾集中運往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對不可回收垃圾經村、鎮垃圾回收點壓縮后運往垃圾處理廠處理。

      在“藍天俠”們的努力下,村民共建共享,靠水吃水,享受水資源、做起了水經濟。

      “這兩條河就是我們金龍村里的兩條龍,水可是我們村民的命脈。所以我把葡萄園也建在九溪河邊?!薄鞍纭逼咸褕@主人湯超立說。原來九溪河白色垃圾漂浮,別說是游客,就連村民都掩鼻而過?,F在通過垃圾治理,河水清了,長期在外創業的村民湯陽回到家鄉,和湯超立一起擴大生態農莊,每天都有10多桌生意。為了盡可能不產生垃圾,“阿湯哥”對游客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吃飯浪費30%罰款,飯菜剩余15%以上必須打包帶走。

      如今,每到傍晚,村民、游客都會沿九溪河散步散心,吹著風,聽著河水聲,看著夜空的星星,人與自然真正和諧相處。

      金龍村“靠水吃水”,蒲塘村則“靠山吃山”。金井鎮是湖南聞名的茶香小鎮,但茶葉產業在兩年前卻與蒲塘村無緣。在金井鎮副鎮長周術看來,蒲塘村錯過了茶葉產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垃圾遍地,環境臟亂差,沒有人愿意來流轉山地發展產業。

      通過垃圾治理等環境整治后,原來污染較重、偏堿性的土壤中和了,呈現為酸性土壤,適合茶葉生長。茶企去年在勝山流轉了260畝土地種植茶葉,今年又擴建了400畝茶葉基地發展茶葉產業。

      “以前我們在環境面前輸了,現在我們打了場環境的勝仗,勝山變成真正的‘勝山’了?!逼烟链宕迕裾f。

      不僅是蒲塘村,許多鄉村垃圾治理都已做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這激勵星沙大地廣袤鄉村在環境治理方面打了一場場勝仗,2019年上半年,長沙縣空氣優良天數達168天,村居們從藍天碧水中享受到了那一抹常見的“星沙藍”。

    責編:車婧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а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