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強農、科技賦農、產業興農——廣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調研紀實
    2022-11-09 17:36:00  來源:鄉村干部報網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更明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部署2022年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在“鄉村振興”國家戰略背景下,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鄉村振興·紅色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團聚焦中國最具活力的兩大經濟區——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進行實地調研,在紅色文化傳播、鄉村振興創新路徑等方面形成對話、交流、借鑒與共進。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實踐團來到江蘇省句容市、丹陽市,以觀察式采訪、深入訪談等方式,從人才強農、科技賦農、產業興農等方面,實地考察當地鄉村振興發展現狀、亮點以及面臨的難點、痛點。

      一、人才強農:弘揚亞夫精神,把成果呈現在大地上

      2018年,以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為名的“亞夫團隊工作室”在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揭牌成立,趙亞夫擔任總顧問。

      ▲亞夫團隊工作室掛牌成立

      句容市唐陵村掛職第一書記巫建新是工作室的重要成員之一。一直以來,他始終踐行著“奮斗、敬業、開拓、奉獻”的“亞夫精神”。

      ▲巫建新

      句容市天王鎮唐陵村掛職第一書記

      “亞夫團隊工作室”重要成員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園林學院原黨總支書記

      (一)因地制宜:“一根苗木”致富一方百姓

      初入唐陵村,實踐團行進在寬敞的道路上,兩旁種植的紫薇花絢麗綻放,姹紫嫣紅的色彩裝扮著這個美麗鄉村。殊不知,以前的唐陵村是個出了名的“三多”貧困村:麻將館多、拋荒田多、上訪矛盾多。

      “2007年以前的唐陵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常年缺水,種植普通的農作物只能望天收,人均收入只有1700元,村集體收入不到10萬元,負債高達100多萬元。”巫建新書記說道,“2008年,新的兩委班子成立以后,在村黨委書記劉樹安的帶領下,依托丘陵山區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苗木產業,把村民眼里的‘柴火樹’變身為‘金樹苗’。2021年,唐陵村花木及相關產業銷售達53億元,村集體資產近2億元,集體年收入725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5萬元。”

      ▲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唐陵村

      現在的唐陵村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先后獲得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最美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獲批全國億元村、省農業產業科技聯盟、省苗木特色村、江蘇省電子商務示范村、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示范點等諸多榮譽。

      ▲陳列在會議室里的唐陵村所獲部分榮譽

      (二)人才培養:“為農服務”發展高效農業

      在亞夫團隊工作室,除了有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鎮江市農業科學院、句容市農委33名農業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外,也把在農村做得比較好的農夫,或稱為“土專家”納入其中,建立了“亞夫團隊工作室+地方分室+農業專家+鄉土人才+種養大戶”的組織體系,通過他們對農民進行指導,以“一戶帶動一片”“一片帶動一村”“一村帶動一鎮”來促進農民增收。

      ▲巫建新書記(左二)向實踐團展示特色彩葉苗木

      “為農服務”是亞夫團隊工作室的核心理念,不求任何報酬、也不求任何榮譽,而是要真正走到村里、走到農民家里去,想農民所想、解農民所惑,為農民辦實事。當有出版社找到巫建新書記,想請他翻譯外語農業實用技術書籍時,巫書記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直說“我們要學趙亞夫,不求任何回報”,并陸續翻譯出版了《苗木無性繁殖》《庭園花木修剪》《果樹修剪》《獼猴桃生產管理》等4本書籍。

      (三)技術扶持:“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

      “農民要增收,其實是很難的。做農業,需要‘情懷’,沒有‘情懷’,農民就不想去做;有了‘情懷’,但要有效益,那就還需要有技術。”在技術扶持方面,巫建新書記提到了關鍵的兩點。

      一是打造生態循環的有機農業。“不是說這塊田不打農藥就是‘有機’的,而是要將整個環境打造成一個生態循環的有機農業。”巫建新書記向我們介紹道,“簡單來說也就是在持續獲得最高產量的同時,保持環境友好和產品安全。”

      二是進行產業升級。產業升級離不開技術的扶持,“只有在懂技術的這個基礎上,再進行產業升級,便能夠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農民的收益。”

      ▲巫建新書記(左二)接受實踐團采訪

      二、科技賦農:新農人的致富路

      司徒鎮是丹陽的經濟強鎮,2022年1月入選江蘇省鄉村振興擬表彰先進集體公示名單。在這里,有帶動群眾致富的“領跑者”,也有返鄉創業的青年現代農業“踐行者”,他們積極擁抱科技、勇于創新,直面問題、迎難而上,讓農業跑出了“加速度”,讓鄉村振興步入了“快車道”。

      (一)“十佳”農民茅建俊和他的“圈養魚”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占地500多畝的水產養殖和稻田種養綜合結合的模式平臺,這個也是我們中國十大推廣模式之一。”剛走進雨禾家庭農場,丹陽市佳吉漁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茅建俊便迫不及待地向實踐團介紹道。

      ▲丹陽市佳吉漁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茅建俊

      來到平臺上,放眼望去,8個藍色大水桶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池塘中,每個水桶上還漂浮著用以凈化水質的綠色水葫蘆。“這個叫做池塘‘零排放’綠色高效圈養系統模式,目前在江蘇省共有5家采用了這個模式,而我們是江蘇省首家試驗示范點之一,”茅建俊向實踐團介紹,“這里每一畝池塘可以放4個桶,每個桶可以養殖近2000尾魚,實現多品種、精準化養殖,大大提高產量、提升產值。”

      2018年,茅建俊等人曾在丹陽市司徒鎮人民政府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與屯甸村黨支部書記毛鎖龍兩次赴華中農業大學實地考察,請何緒剛教授指導,并引進了這項養殖技術,成為了江蘇省“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1991年學校畢業后,茅建俊就一直在與“漁”打交道。從進入企業從事水產養殖和管理工作,到自主創業進行成品魚養殖,茅建俊不斷地向老師傅學習、向專家請教,積極參加各級水產部門組織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養殖技術和效益。

      隨后,茅建俊牽頭帶動周邊水產養殖戶成立了丹陽市佳吉漁業專業合作社,養殖規模從1000畝發展到6000畝。“現在,每年合作社還會開展‘田間課堂’,針對水產養殖技術及季節性問題處理能力等方面內容召開培訓會議,邀請水產專家、教授來講課,組織成員外出觀摩等,讓大家學習先進養殖方法和理念,提高養殖水平。”

      ▲茅建俊向實踐團介紹“田間課堂”

      如今,在茅建俊的帶領下,合作社在水產良種引進、種苗繁育、科學放養、水質調控、魚病防治等環節,基本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推廣復制能力強。同時,合作社通過綠色打造,成功通過省級水產品可追溯企業認證,并將通過注冊“佳吉樂”商標,進行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實現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茅建俊個人及佳吉漁業專業合作社所獲部分榮譽

      (二)“80后”毛丹的“甜蜜”農場

      車輛駛過生態大道,來到司徒鎮恒青生態農業園,12座連棟溫室大棚映入眼簾,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閃光,十分醒目。

      “這是一個家庭農場,主要是針對大棚里應時鮮果的采摘,品種比較多。”在司徒鎮副鎮長蔣曉紅和屯甸村黨支部書記毛鎖龍的指引下,實踐團來到了谷田家庭農場。

      ▲毛丹在谷田家庭農場向實踐團介紹

      簡單的衣著、小麥色的皮膚、戴著一副近視眼鏡,農場主毛丹向實踐團娓娓道來,“這個是我們農場的整體布局,目前的建成率達到90%。”也許常年扎根在田間、穿梭在果蔬大棚里,在毛丹的言談舉止間透露出幾分質樸和堅韌。“以前,我是以臺灣‘蜜寶’紅心火龍果起家的,后來也開始嘗試種植一些新品種,像車厘子、獼猴桃、蜂糖李等。”

      ▲谷田家庭農場布局圖

      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毛丹,是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家里三代為農,從小就跟土地打交道,知道祖輩和父輩在傳統農業種植上的種種不易。在他的心里始終懷揣著“憑自己的本事改變家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的夢想,畢業后便決定返鄉創業。

      然而,在剛開始創業的幾年,毛丹就遇到了棘手的問題。身為農場老板兼果農,由于自身經驗不足,種植成本高、顧客來得少,毛丹當年就虧損了10多萬元。

      ▲丹陽市司徒鎮副鎮長蔣曉紅(右三)屯甸村黨支部書記毛鎖龍(右二)谷田家庭農場主毛丹(右一)接受實踐團采訪

      “農業的路,是一條長期摸索的路。”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毛丹迎來了轉機。2017年,在丹陽市政府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的支援下,毛丹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從虧本到年盈利130多萬,同時,在趙亞夫等農業專家的指導下,調整肥料配比、嘗試培育新品種、采用新技術,水果產能迅速提高。“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只要思路和投資方向做得對,農業還是很有前景的。”毛丹非常自信地說。

      2019年,丹陽現代農業示范園利用省級獎補資金請農業物聯網公司設計了一套互聯網“智慧農業”檢測系統,各個農場主既可遠程監測園內環境,也能實時知曉為大棚量身定做好的灌溉和施肥計劃,一鍵點擊即可實現。

      ▲丹陽市司徒鎮副鎮長蔣曉紅向實踐團介紹“智慧化管理溫室大棚系統”

      鄉村振興是一個宏大的工程,需要政策、制度、資金、科技、設備,還有核心要素——人才,持續不斷地投入和支持。蔣曉紅副鎮長指出,農業不同于程式化的工業體系,每一個季度的生長過程都不一樣,能夠像毛丹這樣傾注大量時間、精力到農作物全部生長過程中的年輕人太少了。

      毛鎖龍書記指出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村集鎮化建設,即農民要進城,與鄉村振興是一對矛盾體;二是鄉村振興要立足本土,但本土創業人員太少,導致現在基本上都只有60后、70后在堅守。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與具體目標。隨著農村農業現代化不斷發展,智慧農業、生態農業、電商農業等新業態層出不窮,鄉村振興的人才需求顯得更為緊迫。

      三、產業興農,“眼鏡之鄉”的致富密碼

      江蘇省丹陽市司徒鎮被譽為全國知名的“眼鏡之鄉”“中國眼鏡第一鎮”,數以億計的鏡片從這里運往世界各地,是全國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近年來,江蘇丹陽司徒鎮瞄準產業強鎮、鄉村振興、城鄉一體化建設三大發展方向,充分激發產業強勁活力,以“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的姿態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新路子。

      ▲被譽為“中國眼鏡第一鎮”的江蘇丹陽司徒鎮

      (一)眼鏡行業的“領頭羊”

      “銷售額年均遞增20%”,是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保持數年的驕人業績。“我們是國內最大的隱形眼鏡公司,也是世界第六大隱形眼鏡及護理液專業生產企業。”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副廠長張坤向實踐團介紹道。

      ▲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

      穩就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舉措,是農民增收最有效直接的方式,也是鞏固脫貧成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據副廠長張坤介紹,在這里工作的工人大多數都是本地人。

      在今年司徒鎮新春首場招聘會上,公司招聘主管史靜也曾表示,公司將會為有意愿長期留企的員工提供培訓、重點培養規劃,“讓員工看到企業蓬勃發展的方向,讓他們看到自己在企業能獲得更好的未來。”

      ▲“鄉村振興·紅色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團與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負責人合影

      (二)弘揚民族品牌的“篤行者”

      穿輻條、自動鎖緊、自動校正、入胎、裝飛輪……在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的生產線車間里,工人們在機械設備的輔助下,井然有序地完成著每一項工藝流程。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生產線車間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源于1897年中國自行車同昌車行,1959年1月創建了“鳳凰”品牌。“弘揚百年民族品牌”是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的使命。“現在自行車行業面臨著從‘功能時代’到‘智能時代’的轉化,鳳凰也逐漸從“代步”工具理念轉化為“出行”工具理念,陸續推出自行車、電動車、助力車、運動車、山地車等諸多品種,為受眾提供更舒適的騎行體驗,每年我們的銷售額達到1200多萬輛。”上海鳳凰自行車江蘇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張海波向實踐團介紹道。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張海波與實踐團交流

      (三)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丹陽市電子商務起步早,與特色產業融合度高,2015年被評為江蘇省電子商務示范縣,2020年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依托于此,丹陽市建立了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市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農產品上行綜合服務體系,以打造丹陽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服務支撐體系。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便是這其中的重要一環。

      ▲丹陽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村電商項目經理王光明向實踐團展示電子商務大數據

      從大數據中可以看出,2022年上半年,丹陽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累計培訓人數達2368人,電子商務總交易額超過104億元,網商總數共計17,447家,電商帶動就業人數98,300人。

      走進特色產品直播展廳,一摞摞特色農產品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貨架上,它們均是由丹陽市12個鄉鎮街道選送進行直播帶貨的產品。“我們會把這些產品不斷地進行直播,對比較暢銷的產品進行后期打造,對銷量不佳的產品,進行進一步分析建議,以便替換其他更符合平臺銷售的產品。”項目經理王光明還提到,每個農產品也會錄入到中心的農產品庫當中,為創業學員提供選品。

      ▲丹陽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村電商項目經理王光明向實踐團介紹特色產品直播展廳

      ▲“鄉村振興·紅色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團與丹陽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合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無論是把“亞夫精神”踐行在鄉野田間的篤行者巫建新,探索科技興農、以農富農之路的先行者茅建俊和毛丹,還是立足本土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的推動者“眼鏡之鄉”司徒鎮,他們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默默奉獻、探索創新、銳意進取,但也從中反映出鄉村振興人才的憂思,而要改變鄉村人才流失的局面,重塑鄉村人才生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任重而道遠。

      內容來源: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鄉村振興·紅色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團

      指導老師:張愛鳳(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副院長)

      文字撰寫:陳佳玲

      團隊成員:康瑩 陳佳玲

    責編:尹丹丹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天堂а√在线地址中文在线|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av|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在线天堂中文新版www|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