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凌云縣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的培養工作,通過為大學生村官配“老師”培養、鋪“路子”創業、搭“梯子”解憂,助力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
配“老師”培養。一是以選調生為“老師”。該縣利用選調生與大學生村官都是同齡段大學畢業生的共性,讓選調生對大學生村官做好“傳、幫、帶”,幫助大學生村官盡快適應基層工作生活。二是以“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為“老師”。“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向大學生村官傳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工作經驗,提高大學生村官抓黨建促發展的能力。三是以村黨支部書記為“老師”。通過村黨支部書記向大學生村官傳授做好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促進大學生村官與基層黨員群眾密切聯系,為他們快速融入農村架橋鋪路。四是以農村致富能人為“老師”。縣委組織部為每名大學生村官選定1~2位種養致富能手作為指導老師,負責指導大學生村官相關農村實用技術,促進大學生村官把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農村具體實踐中去。
鋪“路子”創業。該縣通過開展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1+n”幫扶專項活動,以一名大學生村官受鄉鎮領導、選調生、村干部、致富能人等多方幫扶的模式,幫助大學生村官鋪就創業新路子。鼓勵大學生村官發揮個人優勢特長,引進新技術、新項目、新品種,立足農村實際和資源狀況,因地制宜,選準發展路子。目前,該縣大學生村官已建立肉兔養殖、林下養雞、種桑養蠶等創業基地10多個,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300多人,帶動5000多名群眾走上致富路。
搭“梯子”解憂。該縣建立和完善大學生村官教育培訓、考核激勵、交流任職等機制,加大對大學生村官的培養力度,使大學生村官無后顧之憂,確保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干得好。縣委、縣政府為大學生村官開設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綠色通道,在各類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中,針對服務期滿2年以上的大學生村官開設招錄崗位。近2年來,全縣有13人考上公務員,3人考進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