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將選聘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作為解決農村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徑之一,不斷加大對大學生村官教育培養和創業扶持力度,充分發揮他們在脫貧攻堅中的生力軍作用。
廣西是“十三五”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5年底,國家和自治區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5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5000個,453萬農村貧困人口相對集中分布在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大石山區、邊境地區和水庫移民區。在選派大學生村官時,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向貧困村傾斜。目前在崗村官3101名,其中有808名在貧困村任職,占總數的26%。自去年10月起,全區大學生村官加入由區、市、縣、鄉、村五級干部組成的駐村工作隊,采用“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識別法,深入細致開展新一輪精準識別工作,為找準貧困對象,摸清致貧原因,掌握貧困村屯和貧困群眾的發展需求貢獻力量。
為增強大學生村官推動脫貧攻堅的能力和水平,廣西堅持把教育培訓作為基礎工程來抓,將大學生村官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和農村黨員大培訓范疇,由自治區開展示范培訓,市縣抓好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日常培訓,確保大學生村官每人每年培訓累計不少于7天,不斷提高大學生村官服務“三農”本領。據統計,2015年全區各級累計培訓大學生村官共356場次9840人次。
為鼓勵大學生村官帶頭創業帶頭致富,區委組織部近年來共安排200余名大學生村官到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農村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實體進行實踐鍛煉,300余名正在創業或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村官與縣直、鄉鎮懂技術的領導干部結對子,使他們在創業思路和方法上有人引導,遇到困難時有人幫忙。各級組織部門還積極協調扶貧、財政、金融單位等,解決大學生村官在創業環節中資金短缺的難題,僅2015年全區為參與創業的112名大學生村官安排扶持資金就達528萬元。目前,廣西已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園區和基地28個,為農民群眾提供就業崗位410個。通過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示范引領,激發了所在村及周邊群眾的創業積極性。如,欽州市欽北區大垌鎮米家村大學生村官黃冠吉,運用大學所學動物科學知識,建起了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發展鵪鶉、竹鼠養殖和淮山種植,目前已開始探索立體化的無公害種植養殖,很多群眾自發到基地參觀學習。
據悉,以后廣西新選聘大學生村官將重點安排到建檔立卡貧困村任職,為當地脫貧攻堅增添新鮮血液,也為大學生村官在精準脫貧攻堅的具體實踐中施展才華提供廣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