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原縣堅持把大學生村官當作后備干部來培養、當作優秀人才來服務,圍繞“育、管、用”三方面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用心培育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土壤。
精細化“育”,強化引導、堅定信心、提升能力。
一是強化業務培訓。認真抓好崗前培訓,邀請縣領導、專家和優秀大學生村官代表,分別介紹縣情民情、村“兩委”職能和自身成長經歷。堅持抓好日常培訓,納入培訓規劃,每年村干部培訓、陽光培訓、后備干部培訓等各類培訓班次中都將其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同時,堅持季度交流、半年調研和每年外出考察,引導他們向實踐學、向先進學,拓寬視野,提升素質。
二是強化思想輔導。堅持鄉鎮領導月談心、村干部周交心談話制度,及時化解心結,解決好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縣人才辦主任發揮女性自身優勢,通過開通“知心姐姐”熱線電話、手機短信提示、網上郵箱、QQ群等方式,主動加強與大學生村官的互動聯系,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傾聽心聲,解惑答疑,化解心結,促進他們輕裝上陣、增強干勁,同時認真幫助他們解決吃、住、行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增強組織人文關懷。
三是強化跟蹤培養。針對大學生村官缺少農村工作經驗的實際,建立“3+1”幫帶培養機制,由縣委組織部干部、鄉鎮領導和村干部共同聯系1名大學生村官,作大學生村官的“良師”和“高參”,在思想上引、經驗上傳、工作上幫、形象上帶。
科學化“管”,健全制度、嚴格考核、激發動力。
一是嚴格制度約束。研究制定《清原縣選聘生日常管理制度》等管理約束制度。實行坐班制,嚴格考勤登記、請假報批和暗訪、電話查崗等制度,明確全年無故離崗累計10天自動解除合同關系。
二是嚴格日常考核。實行工作臺帳化管理,要求大學生村官以工作日志形式詳細記載學習、培訓和工作等情況,縣鄉兩級定期抽檢。堅持季書面總結、半年會議匯報制度,督促其不斷總結經驗、查擺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三是嚴格定期考核。細化大學生村官崗位職責,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年度和聘期考核由鄉鎮黨委根據工作業績和具體表現,采取民主測評、談話考核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定,再報縣委組織部審核,記入個人檔案,作為選拔聘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通過嚴格考核,營造了“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氛圍。
優先化“用”,廣搭平臺、選賢任能、樹立導向。
一是勤壓擔子。大學生到村后先安排擔任村書記(主任)助理,并根據其專業特長和自身特點,有計劃安排他們參與中心工作和處理信訪、拆遷等急、難、險、重工作任務,磨礪意志,經受鍛煉,條件成熟時,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承擔更多的村務工作。目前,2015屆5名大學生村官全部擔任了村黨支部副書記。
二是鼓勵干事。積極為大學生村官發揮作用創造有利條件,為他們成長進步助力鼓勁。大學生村官馮晨擔任清原鎮腰站村副書記期間,為村民創辦了“老百姓”村報,宣傳政策、提供信息、普及實用科技知識,同時還為村里的留守兒童開辦了學習輔導班。村“兩委”和縣鎮有關單位積極提供辦報資金、活動場地和政策信息,使村報和輔導班越辦越好,也使她贏得了當地干部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正面引導。對德才兼備、群眾認可、成績突出的大學生村官,予以適當獎勵,并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廣泛宣傳先進典型,積極向上級推薦參加先進個人評選,先后涌現出了遼寧省首屆“十佳大學生村官”馮晨、“好閨女”邸紅等一批先進典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截至目前,19名大學生村官被錄用為公務員,1名大學生村官被錄用為省選調生,3名大學生村官被推選鄉鎮副科級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