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大學生村官整體隊伍建設水平,撫順市通過建機制、搭平臺、鼓干勁三項舉措,精準發力,延長“管理鏈”,促進轉崗大學生村官奮發有為。
一是以延伸培養為切入點,創建聯絡機制。市委組織部堅持“轉崗不甩手、換崗情不斷”的工作理念,積極創建轉崗大學生村官聯絡機制。開通轉崗大學生村官服務熱線,對他們在思想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疏導,提出指導性建議。目前,共接聽來電100余次,幫助聯系解決事務性問題52件,開展心理輔導、職業指導63次。同時,在各縣區建立縣(區)委組織部領導+機關干部+轉崗村官的包保幫扶制度,開展經常性的談心談話,持續加強組織培養。截至目前,已轉崗的227名大學生村官在組織的關懷幫助下,均成為各自單位骨干,轉崗到鄉鎮(街道)的59名大學生村官已有14人成為班子成員。
二是以典型帶動為支撐點,搭建交流平臺。市委組織部每年組織召開大學生村官座談會,邀請在新崗位工作成績突出的轉崗大學生村官為在崗大學生村官介紹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切實激發轉崗大學生村官的“標桿”意識,形成“頭雁展翅群雁飛”的良好局面。堅持開展“幫扶牽手活動”,組織一名轉崗大學生村官固定幫扶一名在崗大學生村官,通過定期開展聯誼活動,幫助在崗大學生村官快速提高遠程教育、信訪穩定等方面工作水平,促進轉崗大學生村官發揮好傳幫帶作用。目前,已結成幫扶對30個。
三是以持續服務為著力點,鼓足工作干勁。為保證轉崗大學生村官在服務基層中持續發揮作用,在轉崗大學生村官群體中創新開展“離崗不離村”活動。通過加強與轉崗大學生村官現任職單位和村官本人的聯系,鼓勵轉崗大學生村官將原來任職村(社區)作為幫扶對象,充分發揮他們熟悉村(社區)情況的經驗優勢,繼續為“成長地”做貢獻。現工作在撫順市財政局的2012年大學生村官劉洋,利用休息時間幫助原服務村繼續開發榛子園經濟,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受到基層群眾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