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富有傳奇性的青年創業人物。他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感染他人、幫助他人,這似乎就是他揚帆創業人生的全部意義。
他年僅二十掛零,已擁有2項國家專利和2項國家和省火炬計劃項目產品,以技術入股2家企業,并購1家366萬元企業,創建1家500萬元獨資公司,連續三屆榮獲全縣青年創業大賽第一名桂冠,受到前往考察的市委常委、副市長秦厚德熱情夸贊,稱他為“創業少帥”。
穿越榮光,人們不得不記住這位復旦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精英”、 江蘇海安縣南莫鎮大學生村官——周愛勇。
從“上海大龍門”跳回“家鄉小農門”
蘇中地區民營企業群落中,掌門人清一色為經歷滄桑坎坷的“大老爺們兒”,似乎歷來打拼商海、搏擊產業就是“老江湖”的天下。然而,在全民創業的大潮中,五千年青墩新石器遺址福澤地的里下河沖出一位大學生創業新秀,領頭并購1家企業,創辦起了江蘇海安宏達石油儀器科技公司,一舉改寫了石油機械領域只有年輕工人沒有年輕領頭人的傳統格局。同時,周愛勇組建了12名大學生創業研發團隊,帶動40多人實現家門口上班就業。他就是公司的“少帥董事長”周愛勇。人們交口稱贊年輕有為的復旦大學畢業生周愛勇返鄉創業真了不起。
周愛勇今年25歲,出生在水鄉南莫鎮的一個普通農家。周愛勇打小便秉承了老母親的溫和、質樸、慈愛的品格和老父親的豪爽、豁達、好強的秉性。2010年6月,他從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在上海一家銀行上班半年后,開始規劃在上海安營扎寨,成家立業的人生藍圖。然而,接到家鄉鎮、村領導希望他回鄉就業的幾番“盛情”電話,浸染濃烈愛鄉愛家情愫的周愛勇不得不在人生、事業的新起點上重新思慮,定位謀劃。
當時,親戚朋友都責怪他的老雙親“思想老舊經”,“拖兒子長進的后腿”,不曾阻止兒子跳出鄉土“農門”,又從上海“大龍門”往回跳進“農門”。擔任了家鄉高楊村村委會主任助理的周愛勇幾經思量,為了不讓老雙親為難,為了給年邁雙親以天倫之樂的慰藉,為了讓家鄉的父母官放心,擔任了家鄉高楊村村委會主任助理的周愛勇幾經思量,自信地對大家說:“請你們放心,用不了幾年,我一定會在家鄉土地上干出一番事業來!”事實證明,他這個“復旦學子”堅持從大上海“龍門”跳回家鄉 “農門”,走出自己的創業金光大道是走對了!
創業,需要硬實力+軟實力
創業的機遇和成功總是屬于踏實苦干、領先時代潮流的人。
周愛勇深知:大學生返鄉創業不能光憑熱情,還要有科學的市場預測。如果單身回鄉,找個就業崗位,過過清閑日子倒是省心。可是,周愛勇要兌現在家鄉“農門”干事業的承諾,就必須付出艱辛的拼搏和創業的才華。
青年有為的周愛勇進行了充分的論證:返鄉大學生,雖沒有硬實力,可他有軟實力。在知識經濟的年代,他有現代技術知識儲備,有就讀的母校復旦大學授業教授的導師指點,有大學同窗的智力支持,創業大道一定會越走越寬敞。
周愛勇進一步明晰創業思路:選準新、精、特、優創業項目,放手搏擊創業浪潮!
在上海銀行上班的半年多時間里,他運用在復旦名校所學的專業知識搏擊金融海洋,半年完成全年的金融籌資項目任務,獲得了不菲的獎金,更結識了不少商界能人,與此同時,他經常與復旦大學的授業教授保持聯系,聆聽教誨,爭取了一個高科技含量的好項目——高壓特長不銹鋼管線,并成功地與石油大學教授取得前期技術合作,與勝利油田的市場成功運作,開啟了成功創業的綠色通道。
2011年早春,年輕聰慧的周愛勇懷揣自籌的創業啟動資金和創業項目踏上了家鄉熱土,立即受到家鄉領導和父老鄉親的歡迎和擁戴!
年初,他以高分、高票入選人才庫。鎮黨委、政府有意要留他在機關工作,但他義無反顧地踐行“創業興業”信念,選擇到離鎮區偏遠的唐莊村掛職鍛煉。
新官上任,他用自己所學所能,為村兩委會架設、配置了通往外面精彩的“信息網絡”,為每個村干開設了“村務博客”和“民情信息平臺”,使村干和村民融進了和諧的“連心網絡”之中。
在此之間,他走出了先行創業的“三步棋”。
一是攬才棋。他將自家開辟為“青年創業工作室“,定期邀請周邊村志同道合的大學生村官聚會研討,加盟創業人才庫。
二是聚財棋。他將前期積攢的優選項目和技術入股2家老牌公司,為公司注入鮮活科技元素,打造技術優勢,也為自己籌集資金財源。
三是研發棋。他高點定位,創建企業的“技術含量股”。他認為:技術含量體現儀器制造的價值,體現企業的科技實力。為了增強公司的競爭力,他以頭等工程位置確立科研開發工程,潛心研究本地高新企業中的石油儀器制造新品,順利拿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頒發的高溫測試導線和高壓特長不銹鋼液控管線專利證,并成功入選“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產品”庫和“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稱號。這既為公司的高新產品開發錦上添花,也為自己收獲了豐厚的回報金,同時,他將加盟青年創業研發會的10多名青年技術人員送進大公司實戰、錘煉。
創業之路,艱辛而又快樂
創業是艱辛的,創業也是快樂的。一年打拼,一路凱歌。周愛勇施展創業才華,成功地并購安達石油儀器科技公司,注入了高新技術能量,新添流水線設備,滾雪球般地擴大再生產,開拓新市場。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沒有好的產品質量說什么都是空話。周愛勇親書公司“質量宣言”——“發展是硬道理,質量是鐵道理,沒有質量是無道理!”他親自抓產品質量,既當廠長又當質檢員,以質量追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他親自主抓國家專利產品——高壓特長不銹鋼管線產品的生產,確保拿出自己新創公司的“爭氣管線”。年銷售量穩保10萬米,受到了客戶的一致肯定,被吸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成員廠”。這也為周愛勇施展創業宏圖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謀劃創業事業的同時,年輕的董事長周愛勇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沒有忘記關心他的父老鄉親。
2011年9月,他一次性吸收32名本地民工進廠務工,安排5名低保、殘疾人就業,并對本鎮3家同類企業給予技術指導,幫助聯系、推銷業務,為鎮村公益事業捐獻資金。
2012年年底,他榮獲了縣“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廠部被授予“青年創業示范崗”、“青年文明號”稱號。
他在全縣創業大賽中,以自己的創業公司、創業項目、創業業績獲得全縣創業大賽第一名。市、縣電臺、電視臺記者以《大學生返鄉創大業》、《青年創業標兵》為主題,作了特別宣傳報道。
2012年,他以專利兼并了一家小型機械公司,擴大了5倍的生產能力,增加了50多人就業。
2013年,他組建了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建成全縣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帶動5個大學生村官創建大棚西瓜、優質米等創業實體。這年底,他榮登全省100個“最具創業實力創業青年標兵榜”。
現任南通市副市長、原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單曉鳴特地接見了他,稱贊他是“奮發有為的創業先鋒官”。
獲獎歸來,胸懷富民情懷的大學生村官周愛勇進一步拓展和升華了創業思路,并寫在自己的微博上,以此作為創業座右銘:
——艱苦創業,永不停步的奮斗!
——科學創業,與時俱進的跨越!
——創業富民,永不忘記的回報!同時,他在遞交的入黨申請書上更自豪地寫下了創業心聲:創業的道路雖然艱辛,但只要不懈地努力奮斗,會有更為精彩的人生。
小試牛刀,便初試鋒芒
一路辛勞一路歌,一路創業一路景。成功總是青睞有膽識的人。胸懷創業大志的周愛勇小試身手便初試鋒芒,放眼前程更要大展宏圖了。在鎮村領導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早春,周愛勇注冊的500萬元的江蘇海安宏達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已在他的出生地黃陳村,建起了5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全套設備已運進安裝試營,到年底,20萬米的專利管線已簽下了銷售單。
水是家鄉的甜,人是家鄉的親!為了助推周愛勇成功創業,確保少走彎路,鎮人社所、村委會為他開放“三盞綠燈”:一是幫助他向縣勞動保障局申請創業基金;二是負責在服務大廳幫他打招工廣告;三是利用勞動力資源信息網絡,進村入戶為他發信息,確保新廠在全面開工時幫他把工人招齊。果然,時隔不久,宏達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已備齊了資金、技術工人、銷售網絡。到2012年底,新創公司將實現銷售1000萬元,新增專技人員12人,新增員工30人。
創業3年,只爭朝夕,業績驕人。從單身返鄉創業起家逐步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在切身感受成績來之不易的同時,周愛勇深深地體會到:青年創業,要艱辛拼搏!企業要發展,必須堅持創新不動搖,努力創造自我,超越自我。只有這樣,大學生創業才能重新定位,重新開始,重新發展!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創業少帥”周愛勇自豪地說:新創宏達公司里80%是青年職工,他們個個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希望,我們“宏達人”會朝著更高更遠更美麗的目標闊步前進,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