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素質教育平臺,幫助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在抓好村官崗前培訓的基礎上,將大學生村官教育培訓納入全鎮黨員教育序列,從理論學習素養、提高科技運用能力、熟悉基層群眾工作等方面開展針對性輔導培訓,使他們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更好地適應角色、熟悉工作。
二是搭建干事創業平臺,支持大學生村官干得好。積極協調解決大學生村官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對大學生村官提出的創新性實踐,協調各業務部門從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傾斜照顧,幫助大學生村官“干成事”。
三是搭建公開競選平臺,鼓勵大學生村官留得住。去年在全縣鄉鎮黨委換屆選舉工作中,賦予了大學生村官競聘權。在全縣16個鄉鎮街道黨委換屆中,有2名村官進入了鄉鎮黨委班子。為大學生村官施展才能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四是搭建政治引導平臺,促進大學生村官有盼頭。不斷強化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在大學生村官中發展黨員工作力度,對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或發展對象的大學生村官,建立培養檔案,指定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入黨聯系培養人,確保發展黨員渠道暢通,鼓勵大學生村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