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DC奇幻大作《神奇女俠》在北美和中國同步上映,不僅票房大賣,口碑更是不俗。在電影的各種宣傳報道中,都濃墨重彩地提到蓋爾?加朵的敬業精神。在《神奇女俠》制作后期,需要補拍一組騎馬打斗的鏡頭,當時蓋爾?加朵已經懷孕5個月,但仍然堅持不用替身親自上陣,為了電影效果利用化妝“偽裝”對腹部進行“摳圖”。
為什么男孩們有蝙蝠俠、超人和蜘蛛俠,女孩們卻沒有英雄可以崇拜學習?為了完成孩子們的“女英雄”夢,蓋爾?加朵在幾乎一邊倒的質疑中接下角色。模特出身的她,纖細高挑,皮膚白皙、氣質嫵媚,但為了更接近動漫中的人物形象,她通過拳擊、劍術、柔術等特訓,增長了17膀肌肉。電影上映后,很多影迷表示,蓋爾?加朵就是“神奇女俠”。
不禁聯想到大學生村官的“污名化”。因個別大學生村官經常以各種考試、面試等名目請假,或者借調到鄉鎮等機關工作,或者一邊自主創業一邊“吃空餉”,讓社會上對這個群體形成了偏見,認為大學生村官就是走過場,把農村當作考試與晉升的跳板。再者,近幾年出臺了關于大學生村官轉事業編、進鄉鎮領導班子等文件,大學生村官群體更被異化為“官二代”、“關系戶”。
當然,不否認大學生村官中有一些“二代”,但更多的大學生村官是普通的高校應屆畢業生,這是他們滿懷期望與壯志初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揆諸現實,確有好多村官自小在城市長大,不懂方言,不熟悉農村,一時難以適應農村艱苦的條件,甚至做群眾工作時“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但這都不是讓群體蒙羞的借口。大學生村官如果有困難就逃避,理想破滅就破罐子破摔,那怎么對得起國家財政發的這份工資,如何看待當初選擇到基層服務的初衷,又怎么對得起黨與人民的信任?
電影中的“神奇女俠”戴安娜從一個懷著理想主義信念的天真少女,在殘酷的戰爭中成長為一名勇敢的女英雄,并且能夠堅持自己心中的信仰,為愛與正義而戰。大學生村官不也應該懷抱這樣的理想與信念,踏實地扎根基層、熱愛基層、服務基層,用自己的文化優勢帶領農村文化發展,用青春去鋪就通向錦繡未來的道路。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大學生村官們,不能逃避懦弱,不能拈輕怕重,不能刪繁就簡,而應該用“神奇女俠”一樣的敬業精神,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與后備軍,擔負起農村文化帶頭人的責任,用奉獻取信于民,造福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