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并為鄉村發展描繪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恢宏藍圖。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對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今,實現鄉村振興的全方位制度供給正在不斷強化,目的就是通過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最大限度激發鄉村各種資源要素的活力。其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鄉村振興與否的關鍵。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過去農村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嚴重不均衡,導致人才從農村向城市、從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向東部發達地區單向流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加快發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防止農村人口過度流失,改變人口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提升鄉村“人氣”。
提升鄉村“人氣”,要有完善的制度支撐。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處理好“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系,落實好相關政策,讓愿意走出鄉村、進入城市的人進得放心;創造條件讓農村的產業、環境留住人,讓愿意留在鄉村的人留得安心;改善鄉村創業創新環境,讓鄉村的機會把有志于農業農村發展的各類人才“引回來”,讓愿意在農村干事的人更有信心。
提升鄉村“人氣”,要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一方面,要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另一方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引來人才,用更加優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機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時代“上山下鄉”的新熱潮。
提升鄉村“人氣”,要充分發揮農民的創造精神。鄉村振興,順應了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億萬農民既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否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的創造精神能否充分發揮出來,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能否順利實施。從農村現實出發,尊重農民意愿,尊重基層實踐,農民心勁足了,鄉村振興的群眾基礎也會更加堅實。(作者為云南洱源縣牛街鄉西坡村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