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當90后全國人大代表陳若琳和鐵飛燕走進人民大會堂,人們驚訝于她們年輕的面龐。而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之際,更多90后在最高權力機關登臺亮相。他們代表身后的青年群體發聲,時代則對他們提出了更高期許。
奮斗,以及與之相連的拼搏、奉獻、創新,成為這些90后代表身上的一抹亮色。他們是青年的代言人,也是無數奮斗者的代表,在追求與創造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他們孜孜以求,讓青春絢麗綻放。
梳理這些年輕代表的履歷,不難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基層一線工作,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和“鄰家女孩”。湖南慈利縣象鼻嘴村大學生村官向偉藝、江蘇南通佰仁堂常青樂齡護理院護理員李楠楠、湖北應城市農產品深加工創業者程夢醒……他們的身份都很普通,但他們的奮斗并不平凡。
有人說,90后是自我主義的一代;也有人說,90后信奉的是“出名要趁早”,不愿為他人作嫁衣裳。浮躁和功利,似乎成了一些年輕人抹不去的標簽。
3月5日,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傳承人楊昌芹在首場“代表通道”接受中外記者的采訪。從電視畫面中,可以看出這位90后代表還有點緊張,她的發言卻擲地有聲:“我是站在這里的代表中最年輕的一個。年紀雖小,但我是見證赤水脫貧攻堅,并從中獲益的年輕人。”這種“獲益”,不僅來自國家戰略的支持與幫扶,還來源于貧困地區群眾的自我奮斗——楊昌芹對傳統竹編工藝的創新,用工匠精神帶動村民致富,就是最好的見證。
奮斗不在于速度,而在于誠意和積累。前段時間熱映的電影《神秘巨星》里,面對年輕女主角對獲獎和成名的渴望,著名演員阿米爾·汗飾演的角色開導她說:有天賦的人,像一杯汽水,總會自己冒泡。天賦是什么?對自己選擇事業的熱愛,對業務和產品的精益求精,不墨守成規的創新精神,就是天賦的真實內涵。
作為90后的代言人,這些年輕的人大代表站在青春的舞臺中央。年輕不是他們履職的短板,而恰恰是他們奮斗的資本和理由。作為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代,90后擁有廣闊的視野,“能說”和“敢說”是這些代表的共同氣質。年紀輕輕就成為特級技師、斬獲世界技能大賽大獎的楊金龍代表,就直言不諱地為技工群體代言:呼吁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為技能人才工作成長提供更好的環境。
在90后全國人大代表中,運動健將無疑是耀眼和閃光的群體。女子排球“國手”朱婷和張常寧,游泳運動員葉詩文和閆子貝,射擊運動員張夢雪……他們將代表年輕的運動員在國家議事平臺上發聲。他們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不僅因為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代表了競技體育領域的最高水平,還因為他們身上所蘊含的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
大學生村官、青年創業者、基層工作者、運動員……當世人為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贊嘆,關注他們在全國兩會上的一言一行時,他們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奮斗精神,是一種奮斗者的幸福人生姿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奮斗讓人生道路越走越寬,奮斗創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