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等3部黨內法規,成為新時代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黨內法規的不斷完善,黨務公開工作也得以有序推進。黨支部作為直接服務群眾的最基層組織,尤其需要學好用好黨內法規、做好黨務公開,增強基層辦事服務的規范化和透明度。
最近,四川省通過出臺農村、社區、高校、企業、公益事業單位和非公經濟組織等9個領域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意見,細化基層黨支部組織、活動、隊伍、保障、作用等5個方面的黨務公開流程與標準,以貫徹落實3個黨內法規文件為契機,較好地解決了基層黨務公開的“任性”與隨意問題,有力助推了基層深化“放管服”改革。筆者在專題調研中了解到,無論是基層黨員干部,還是基層群眾,普遍認為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抓實了基礎組織這個支撐點,讓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更好落地生根。
厚植基層黨組織優勢,建強社區黨組織,才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以成都市金牛區為例,該區是成都市人口最多、商貿最繁榮、經濟最活躍的中心城區。如何讓富裕與文明相伴而行,營造向上向善城市新風尚?該區選擇了支部建設這個有力抓手,以社區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為引領,推行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治理“金沙苑樣本”和“樓棟大管家”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德治,引導群眾制定踐行自律公約,全覆蓋建立街道社區法律工作室125個。金牛區通過建強社區黨組織,進一步提升社區發展治理水平,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實現新突破,通過不斷提升環境競爭力集聚轉型動能。
加強基層黨務公開,有助于更好推動基層民主。德陽市羅江區以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為契機,通過“定向收集、定向議事、定向反饋”,“鄰里問題自己議、組上問題大家議、村務問題代表議、突出問題引導議”的“三定四合議”,較好地實現了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自治”愿景。南江縣作為欠發達地區,緊盯基層民生民本事項,對全縣517個村、102個社區全面完成黨務公開欄(墻)規范化建設工作,對于支部議定民生事項的分配政策、分配來源、分配對象、分配程序等信息全程公開,交出“明白賬”,贏得群眾點贊。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門“謹慎有余”導致“公開不足”,特別是基層,黨務公開應公開未公開,選擇性公開、假公開現象一定范圍存在,且公開載體單一、方式簡單,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了黨務公開的質量和效果。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大基層黨務公開力度,對涉及民生事項的標準、內容、時限、方式、責任主體、監督渠道等,列出目錄清單。比如,在保障性住房領域,每一小項都應細化;在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相關政策信息既要公開,又要細化到對象認定過程、補助資金分配、改造結果等信息;針對暗箱操作、優親厚友等問題,進一步明晰“權力清單”,等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推進黨務公開。未來,要繼續探索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的無縫銜接,緊貼群眾需求、市場主體和公眾關切點,發揮標準引領和規范支撐作用,增強基層辦實事的針對性,更好破解基層難題。 (作者為四川省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