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車不喝酒”的觀念已深入人心,通過持續治理,城市酒駕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約,鄉村酒駕治理成為“老大難”問題已是不爭的事實。
農村酒駕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農村群眾接受交通安全教育較少,對酒后駕駛的危害程度認識不足,有些駕駛人飲酒后自認為酒喝得不多,離目的地距離不遠,開車出不了問題。二是農村道路里程不斷增加,但與之相配套的交通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特別是交通信號燈、照明系統和監控系統嚴重不足,使得一些駕駛人存在僥幸心理。三是現有的基層交警警力明顯不足,對遠離縣城的鄉鎮“鞭長莫及”,導致鄉村道路成為管理盲區,酒后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易發、多發。
破解鄉村酒駕治理“老大難”問題,交警部門要經常性地深入農村集鎮、村莊,多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向群眾講解酒駕等違法行為的嚴重危害性,教育他們不酒后駕車、不乘坐酒駕車輛;加大農村道路交通信號燈、照明系統、監控系統等安全防范設施建設力度,打消酒駕者的僥幸心理;充分發揮鄉鎮派出所的優勢,鼓勵其與交警部門經常性地開展聯合執法,在重點時段、重點路口以及飯店、旅館等餐飲場所附近路段開展酒駕專項治理行動;杜絕鄉村“勸酒”文化,出臺相應的舉報獎勵措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