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
我叫滕宗敏,是蘭州海關所屬天水海關關員。今年8月初,我被選派至天水市花牛鎮巷口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入戶篇
入戶調查是駐村人員了解貧困戶生活現狀、各項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也是對駐村幫扶人員最重要、最考驗能力的一項工作。
村子很美,整個南山遍植蘋果、櫻桃和花椒樹,經年綠意蔥蘢,每次雨后,云霧繚繞,分外迷人。村委會在綠樹掩映之下,各種鳥叫聲婉轉動聽。村民們勤勞、淳樸、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辛勤耕耘。
開展貧困戶回頭看核查工作
在入戶調查過程中,知道了發生在這個美麗鄉村里的種種故事,讓我感觸很深。有的農戶因為家里農用車發生交通事故,原本幸福美滿的一家四處舉債,為了救治事故中受傷的村民,鎮上的干部四處奔波,為他們申請臨時救助金,發動鎮上干部為他們捐款;有的農戶家境貧困,孩子又多,適齡孩子只能輟學外出打工貼補家用,村上的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多次入戶做思想工作,給戶主講讓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為他們落實“兩免一補”,申請困難家庭學生補助;有的農戶有兩位老人同時患病,深受糖尿病和腎病的長期折磨,村干部和村醫務所為他們積極聯系專家檢查,做好慢性病鑒定,按時落實新農合報銷政策,申請大病報銷、臨時救助,讓他們的住院費用報銷比率達到90%;有的農戶家中房屋年久失修,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進行危房鑒定,為他們聯系建房工人和材料商,在短短兩個月內建起一院新房,并為他們落實數萬元的修房款……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我想,這些真真切切發生在我身邊的扶貧動人故事,只是全國脫貧攻堅工作成果的小小縮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定一個人都不會少!
感悟篇
轉眼間,我在村上開展扶貧工作滿兩個月了。聽慣了樸實的鄉音,有了一份真正的歸屬感和成就感,時刻覺得鄉親們的事不分大小,他們的事就是我的事。
巷口村最主要的產業是果樹種植,農戶主要以果品收入為主,其中種植蘋果1345畝,花椒196畝,櫻桃693畝。當地的蘋果品種是“花牛蘋果”。當年花牛村生產大隊精心挑選出兩箱剛采摘的蘋果給毛主席送去,毛主席稱贊道:“你家鄉天水的蘋果好吃!”自此“花牛蘋果”聞名全國。近幾年來,巷口村的花牛蘋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蘋果產量逐年上漲,但蘋果品質參差不齊,主要供應中低端市場,而且在國內幾個主要蘋果種植區競爭中的弱勢地位日益明顯。影響蘋果品質和銷量,最主要的因素是農藥殘留,因此,下一步,我將結合自身所學專業,在村里開展果樹種植和農藥施肥培訓,提高農戶種植技術,壯大優化產業規模,以產業發展帶動精準扶貧。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孩子,生長于黃河邊,父母就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和幾畝薄田把我養大、供我上學。我深知農民生活的不易。因此,我更加堅定了做好扶貧工作的信心,靠我,還有千千萬萬駐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幫助每一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供稿:蘭州海關
作者:滕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