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日常記錄,對比推動力。由大學生村官填寫《“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實績鑒定表》。通過查閱鄉鎮考勤記錄本、秸稈禁燒分片表、日常工作日記等記實考證,掌握大學生村官參與村日常工作情況。查看村黨建、征兵、合作社等工作檔案,詳細了解大學生村官對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視程度,綜合評估大學生村官在村工作中的推動力。
談班子團結,對比凝聚力。與鎮三套班領導、包村干部、村“兩委”班子座談,圍繞大學生村官在指導和協助村“兩委”班子執行政策、經濟建設以及在村“兩委”換屆過程中的作用體現等班子團結問題,詳細聽取他們意見,精準考量大學生村官通過哪些措施凝聚村“兩委”班子力量,帶領班子成員“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朝一處使”。
聽村民評價,對比親和力。采取隨機入戶走訪驗證的方式,與村民面對面談心交流,聽取村民對大學生村官在服務期間的看法,通過“你眼中的大學生村官、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等問題了解大學生村官深入田間地頭、解決農民困難的實際表現。特別注重聽取貧困戶、信訪戶的意見,了解精準脫貧與化解矛盾的具體措施,衡量大學生村官在群眾中的親和力。
看創業效果,對比領航力。實地到村查證,察看大學生村官促進低收入農戶脫貧增收的項目,重點看創業項目的實績效果。掌握大學生村官在任職村中創業項目的經濟效益、促就業人數、帶動創業情況等方面發揮的作用,用數據說明在引領貧困村脫貧、薄弱村發展的續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