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堅持以“五化協同、大抓基層”為導向,以開展“五面紅旗”鄉鎮黨委創建、村(居)黨組織書記“大比武”和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為抓手,聚焦責任落實、載體創新、優化服務、基礎保障四項內容,推動“最強黨支部”創評工作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打好“責任落實牌”,謀實主責主業。圍繞政治功能強、隊伍建設強、組織生活強、作用發揮強、群眾工作強“五強”標準,區委主動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四大班子黨員領導以上率下,指導聯系“最強黨支部”創建工作。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制定下發“最強黨支部”“一方案一臺賬五清單”(創評工作方案,四大班子黨員領導聯系點工作臺賬,農村、街道社區、區直機關、非公企業、社會組織5個領域“最強黨支部”創建工作清單),確定56項黨(工)委書記抓黨建項目,實行“項目化、差異化、精準化”考核管理,構建任務清晰、分工到位、責任追究“全鏈式”責任落實體系,確保年內30%基層黨支部達到“最強黨支部”創評標準。
打好“載體創新牌”,強化示范引領。把搭設黨建載體作為“最強黨支部”創評有力抓手,創新開展“五面紅旗”鄉鎮、農場黨委創建,持續深化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大比武”活動,分領域選樹“五人小組”工作法、“三個三”抓黨建促脫貧、“支部開超市、黨員攢積分”“233”區域化黨建、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互聯網+機關黨建”“百企聯百村”“紅色驛站”黨建聯盟等一批務實管用的黨建載體,推動“最強黨支部”創評工作深入開展。
打好“優化服務牌”,打造服務平臺。圍繞黨群服務中心“五個三”建設標準,制定下發《臨河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從機構設置、功能布局、信息平臺、作用發揮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完善提標。目前,全區9個鄉鎮151個村全部建成黨群服務中心,11個街道56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掛牌,統一設置服務窗口和工作流程,實現群眾辦事更便捷、資源利用更高效、黨群關系更融洽。
打好“基礎保障牌”,建強戰斗堡壘。累計投入資金1320萬元,完成151個村、21個農場分場活動場所新建、改建任務;投入9200多萬元,解決26個不達標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完成56個社區活動場所新建、改建任務。通過績效考核和“大比武”活動,村干部最高待遇報酬達6.6萬元,村級運轉經費最高達18萬元。社區辦公活動經費提高到9萬元,每個街道每年新增黨建經費10萬元,每名黨員300元活動經費全部列入財政預算,為推進“最強黨支部”創評提供有力支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