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坐落在北方的一個農村,也是周恩來總理的故鄉。
好久,沒回家鄉了,這一次難忘的鄉情記憶,充滿著收獲與喜悅和一份份牽掛與祝福。看到勤勞淳樸的人們守望著幸福,看到鄉村更富裕了,人更有精氣神了,其巨大的發展變化與取得的輝煌成就,印刻著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今天,回鄉的路上,兒時的村莊淹沒在記憶里,熟悉的小路、池塘,當初玩耍的地方,還有一排排溫暖的泥巴草屋,如今,可喜的變化讓鄉村舊貌換新顏。
鄉村的變化,在改革中充滿喜悅。記得1997年坐火車南下廣州,從家鄉出發乘車,經過5個多小時的顛簸路程,才能趕上轉乘的火車,很疲憊;現在親身感受從家鄉乘坐火車或飛機,可以自由行走大江南北。故鄉的機場、高鐵站、汽車站等,已成為家鄉重要的城市名片,也將成為家鄉走出中國、嫁接世界品牌的重要橋梁紐帶。鄉村鎮互聯互通,道路平坦的柏油馬路改變了曾經塵土飛揚的年代,兩旁一排排綠油油的綠化樹,折射出家鄉人民的勤勞與勇敢。
回家鄉,高樓大廈一次比一次多,商場、商店也不再是單一業態,各類品牌購物廣場、高檔酒店、飯店在城市間拔地而起,家鄉的人們生活更豐富、更有品質。看到處處寬敞的住宅,夜晚集市熱鬧非凡,人們在歡樂的笑聲中,享受著一天工作后帶來的喜悅。
鄉村的變化,在開放中收獲希望。走進鄉村大街小巷,各類文化宣傳、標語等都充滿著時代感,激光燈閃爍著幸福的味道。網絡家家通,電子商務購物迅速不斷地沖擊著百姓家庭。走進多功能的家鄉政務中心,作為全國政務改革示范成果之一,讓家鄉的品牌更亮了,讓人民辦事更便捷了。家鄉的教育依然生命力不減。記得小時候讀書時,家鄉的各鎮鄉村,每天都回響著孩子們朗朗讀書聲,人們希望培養有文化、有知識的下一代,心中滿滿地裝著“知識就是生產力”的偉大信念。
在那個年代,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子女,勤勞的父輩們都努力地創造條件,讓子女在衣食無憂中多讀書、讀好書,于是在當時嚴重缺乏勞動力的情況下,早出晚歸、奔波耕耘。今天,鄉村教育學校改革大合并,父母們依然全身心去陪讀,盡力讓孩子生活無憂。新時代,家鄉教育文化依然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
鄉村的變化,在成長中濃縮力量。家鄉發展變化五年一個臺階,十年一個變樣,城市各類園區、民生工程、港口設施建設、國家4A級風景區開放、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飛機航班全國樞紐建設運營、上市企業集團蓬勃發展等,都給家鄉帶來更具有創新與活力的源泉。
目睹鄉村從網絡宣傳到新媒體互動,每次變遷都匯聚著新時代發展的家鄉力量。今天,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生活追求不再是單一的吃飽與穿暖,而是在更高層面上,追求精神價值的提升與享受。
家鄉,一個時代縮影與變遷,在一代代人們努力中,見證歲月、風雨歷程。看到家鄉一年年變化,它凝聚于追夢深處的,是一代代人勤勞奮斗與追求。今天,鄉村的發展越來越好,也讓遠離家鄉的人們,心中多了一份份踏實與希望,并在遙遠的牽掛與祝福中,對它充滿著自信與驕傲。
鄉村巨變,記憶的變化,帶著濃濃的喜悅,我們鄉音不改,味道不變,時光永恒。